广西党史故事|莫矜:“草鞋司令员”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田礼红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0日 17:15 打印

 

  莫矜(1917-1973年),广西融县(今融水、融安县)永乐乡西寨村人,曾用名莫森、莫一奋,化名莫勉真、莫勉、黄彦等。他身材不算高大,但端庄英俊的脸庞上,两道浓浓剑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英气逼人,显得精明强干而又富有智慧。

 

  1935年,莫矜考入融县县立初级中学简师班,在校时受到进步教师陶保恒启蒙教育,思想进步很快;1937年毕业后,他到武鸣参加全省中学生军事集训;1938年他回到永乐小学任教,同年经陶保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按党组织安排,在安江、东岭、永乐乡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地下工作,次年经党组织同意,任国民党的高街乡乡长兼乡民团大队长、中心小学校长。期间,他深入农村,走村串户,与农民建立感情,同时又在上层开明士绅中交朋友,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在“狼窝”中巧妙地与敌人周旋。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共浪潮波及融县,反动县长陆增荣到处搜捕共产党员,莫矜被列入了搜捕名单,在危难之际,党组织指示他立即辞职隐蔽,并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在全县更大范围内开展地下工作。那年莫矜23岁。

 

  1947年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莫矜担任扩大了的融县工委书记。他一头扎到他的家乡永乐乡,扎扎实实做农民工作,为武装斗争做准备。经过莫矜多年艰苦工作,永乐乡建立了许多革命的堡垒户、堡垒村。尽管莫矜是反动当局通缉的“要犯”,但他在家乡却如鱼得水,活动自由,家乡父老也喜爱这位才30岁左右的司令员,亲切地叫他“莫大哥”。

 

  1948年12月,中共融县工委在融县潭头乡成立了第一支武工队,队员仅有8人。此后,柳北各地纷纷成立武工队,逐渐发展整编为桂黔边人民保卫团,莫矜任团长兼政治委员。

 

  1949年8月,白崇禧数十万大军退守衡阳一带,与我南下的人民解放军形成决战之势,白崇禧为了加强广西防卫,命令敌56军进驻柳州,在融县长安镇新设十五专员公署以加强对柳北游击区的“围剿”。根据武装斗争需要,柳北区工委将桂黔边人民保卫团扩编为柳北人民解放总队,总队部设在永乐乡下覃村,莫矜任司令员兼政委,编有战斗队、武工队、妇工队、文工队等2000多人,加上武装民兵,共有2500余人。

 

  在与反击敌人围剿斗争中,柳北各个游击区几乎天天有敌情、天天在战斗。每次战斗,莫矜以身作则,与大队、中队指挥员分析敌情,观察地形,配制兵力,指挥战斗。1949年10月20日,莫矜与第一大队队长覃宗义率领四个中队战及四个乡的武装民兵共800多人,强攻罗城县重要据点龙岸乡,经过激战,解放了龙岸,打得罗城县县长梁庆春丢鞋弃马,落荒而逃。当游击队进入龙岸街上时,群众争着围看鼎鼎有名的莫矜司令员。“哇!穿草鞋的!”于是“草鞋司令员”击溃“皮鞋县长”在柳北地区传为佳话。此后,柳北人民解放总队配合南下的人民解放军解放柳北地区,先后与敌人进行100多次大小战斗,歼灭了大量敌人,解放了45个乡镇和1座县城。

 

  广西全境解放后,莫矜先后担任柳州行署副专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副院长。1973年8月13日,莫矜因病在南宁逝世。1989年,融水县人民政府从南宁把他的骨灰迁回,安葬在永乐烈士纪念塔前。

 

  在柳北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莫矜多次遭到反动政府通缉,经历腥风血雨,九死一生,最终都虎口脱险,他不仅是人民群众口中的“草鞋司令员”,也是柳北人民心中的传奇人物。(柳州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