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把准政治方向 以“国之大者”站位视角履职监督执纪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梁程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1日 18:32 打印

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作为党领导下管党治党的“前哨”政治机构,必须立足党章和监察法赋予的职责,紧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具体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使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治理效能充分彰显。

 

要学深悟透十九届六中全会重大意义,在深化认识中筑牢政治忠诚。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基本原理、决定意义、实践要求,始终坚持党对反腐败斗争的绝对领导,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态度,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指示和要求。“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章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对党忠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其根本是有信仰,其核心是讲政治,其底线是守纪律,其关键是重实干。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来指导,也靠铁的纪律来保证。要成为一名成熟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需善于政治监督,必须时刻保持“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决不允许搪塞应付、不思长进,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要认真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在履行监督职责中扛起“两个维护”政治责任。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也是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政治监督的使命和责任。派驻监督要善于从政治上发现和纠正部门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偏差。要把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监督检查,深化政治监督,查找政治偏差,抓好重点整治,推动派驻部门党组织与党中央保持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督促派驻部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转化成听党指挥、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在各项工作中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督促派驻部门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要自觉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要准确把握十九届六中全会思想脉搏,在反腐败斗争中践行使命担当。“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时刻彰显担当之举,抱着“人一之我十之”的干劲、“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在新时代创造新业绩、展现新作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面增强“八个方面”的本领。“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胸襟,把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主动担当,坚持“严”字当头,敢于亮“剑”,勇于与隐形变相腐败和不正之风作斗争。要有“不发现问题是工作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工作失职”的政治觉悟,努力拓展发现问题的思维,给自己加压加力,以发现问题监督执纪业绩论英雄,不断提升纪律监督质量和社会效果。

 

要全面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实践要求,在服务人民中提升监督实效。政治监督不能循己任性,要始终牢记为民之责。“循,顺也,上顺公法,下顺人情也。”权力从何来,又该为谁而用?毫无疑问,权力来自人民,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深刻彰显了我们党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清醒铭记手中的权力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有权决不能任性,决不允许公器私用、设租寻租、以权谋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民之责,心中有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对发生在群众身边各种腐败问题的政治危害性走心,关注民生实事和“关键小事”,才会发现问题所在,方能找出差距并及时纠偏纠正。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治国思想,以“九分落实”的定力和韧劲,切实增强监督执纪能力,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本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作者系河池市纪委监委驻市文广体旅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