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陈守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党
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北平郊区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柳州中学抗日宣传队在中共柳州支部的领导下,通过组织学生上街高喊抗日救亡的口号以及演出抗日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等方式,来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意识。在《放下你的鞭子》中饰演女主角的,是一位年仅16岁的姑娘——陈守善。
陈守善,别名辛文,1921年生于柳州,在柳州中学结业。陈守善是柳州中学抗日宣传队——晨呼队的积极分子,生性活泼、热情,擅长演讲、唱歌、演戏,深受群众欢迎。
1937年7月初,宋庆龄、何香凝等国民党左派,发起了营救“七君子”的运动,要求国民党当局无条件释放“七君子”,这个运动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陈守善是柳州中学秘密读书会的积极分子,也积极响应了中共柳州支部书记、柳中教师陶保桓发起的声援行动,她不仅写声援信,还积极发动同学们加入其中。7月31日,国民党当局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被迫释放了“七君子”。
1937年春,托派言论的鼓吹者胡兰成到柳州中学任教后,在柳州中学挑起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辩论,借机散布托派言论,质疑中共中央关于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污蔑关于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右倾投降主义”。陈守善在秘密读书会里学习过《大众哲学》,听过中共中央关于抗日主张与策略的演讲,了解社会性质问题的基本理论,识破了胡兰成反共、反人民、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丑恶面目。在一次辩论会上,她当面质问胡兰成:“你为什么替日本帝国主义和卖国求荣的汉奸当辩护士?你不敢抗日,为什么反对我们抗日?”通过辩论,也让进步的学生们认清了胡兰成虚伪的面目。
1937年10月12日,桂系当局为了兑现抗日的诺言和寻找与蒋介石抗衡的力量,组建广西学生军大队(第二届广西学生军)跟随正规部队做战地服务工作。招募学生军的布告在柳州张贴后,柳州的爱国青年迅速掀起了投笔从戎、抗日救亡的参军热潮,陈守善也获得批准参加了学生军。
刚参加学生军的时候,陈守善对军事技能一窍不通,在一次100米卧姿步枪实弹射击训练时,3发子弹全部脱靶,得了“烧饼”。为此,她发奋努力,苦练各种军事技能特别是“三点一线”的瞄准技巧,终于练就了弹无虚发的本领。
陈守善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动员组织战区群众坚持抗战,做桂系军政人员的统战工作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39年,陈守善在学生军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武汉保卫战期间,部队要到大别山建立游击根据地,日夜翻山涉水,战士们疲劳极了,陈守善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给大家打气说:“战友们,我们远离家乡北上打鬼子,发过誓不打败日本不还乡。死都不怕,还怕长途行军吗?走,我们继续前进。”说罢,硬撑起身体扶起战友又迈开了步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陈守善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挺进山东,陈守善就一手拿着枪杆子,一手拿着笔杆子参加了解放战争。
在孟良崮战役中,陈守善连续几天几夜坚持在前线做新闻报道和战地鼓动工作,由于劳累过度而吐血晕倒在阵地上,被送进野战医院治疗。在一次国民党飞机轰炸时,医院被炸毁,陈守善也不幸罹难,长眠在齐鲁大地上,时年仅26岁。(柳州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