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何民康:富川县妇女界地下革命工作者先驱
何民康(1920—1947),女,广西富川县富阳镇仁义街人,是古城武装起义的八大英烈之一,也是县内妇女界参加地下革命工作的先驱者之一。
她一生短暂,仅有27个春秋,但却如电光火石般,用有限的生命划破黑暗社会的夜空,照亮了富川妇女解放的道路。
何民康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民康十分努力好学,小学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半公费的平乐职业学校学纺织,在校就读2年后,被聘入八步临江贫民工厂当技术工人。
本想习得一技之长改善家中生活境地,但不成想好景不长,不久便因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被解聘回家。
此时的何民康,正值青春年少、满腔热血。面对突如其来的失业和贫困双重窘境,激起了内心深处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于是革命思想在心中开始萌芽。
1943年,富川县政府在文庙开办了“抗日军人工艺所”,何民康被聘到工艺所当师傅。她认真向工艺所里的100多名女学徒传授工艺、组织识字、教唱抗日歌曲,深受欢迎。
何民康的家在富川国民中学的附近。当时转移到富川国民中学隐蔽的地下党员经常以家访的名义,秘密向她传播革命道理,传递《新华日报》等进步书报。
1944年上半年,工艺所停办。何民康转到西屏小学教书。其间,她认真阅读了地下党员毛文彦同志送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毛泽东同志著作和一些革命书籍,并进一步确立了参加革命的人生观。
为了支援地下革命工作,何民康毅然动员自己的父亲卖掉了用以维持家中生计的一些水田,作为古城乡地下党开办熬盐厂的活动资金。
1945年,何民康和一些进步青年教师被安排到朝东石门寺小学任教,这里师生关系很好,学校也办得出色。不料却引起了国民党富川县政府督学的注意,多次故意刁难。
这不仅没有打消何民康等人革命的想法,反而更加坚定了她“革命到底”的信念,决心要发动更多人参加革命。除了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学习外,还利用周末晚上时间到秀峰等村举办妇女夜读班,宣传妇女解放的革命道理。
1946年下半年,何民康迫于国民党富川县政府督学的打压,不得不转移到古城中心校,继续投入地下革命活动。
1947年初,古城地下党支部得以重建,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做出指示,要在敌占区广大农村积极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在中共广西省工委和中共桂东地工委的直接领导下,中共富川地方组织计划在“秋收”前后发动古城起义,一系列的策划和准备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
1947年5月,古城起义的计划被窃导致泄密,何民康同古城中心校的进步青年教师、地下党员等不得不转移到大源山。
同年6月25日晚上9点,古城起义队伍共50多人集合到富川镰刀湾,然后开始攻打古城乡公所,向国民党反动势力发起猛烈的攻击,揭开了富川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的序幕。
古城起义惊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国民党平乐专署保安司令特地集结了富川、钟山、平乐、恭城等县自卫队和专署保安队300多人对起义队伍展开围追堵截。
6月26日,国民党富川县政府派兵镇压,搜索大源山。因前一夜赶来送信的同志夜行迷了路,何民康和黄希文并没有及时收到组织上转移的消息,导致在国民党大搜索中不幸被捕,囚禁在富川监狱,后解往贺县八步关押。
在狱中,何民康遭受敌人严刑拷打,但始终坚强不屈,对党的秘密信息只字未提。
7月30日,国民党反动派将何民康以“解回富川咎办”为名,在钟山县立头岭秘密杀害,年仅27岁。何民康如花的年纪,牺牲在了最美的年华。
何民康思想进步、紧跟党走,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妇女解放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她为党尽忠、为民捐躯的无产阶级大无畏精神,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的榜样,也必将载入史册被世代传颂。(贺州市纪委监委综合整理)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