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黄希文:为革命可以牺牲一切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杜建艳 何 洁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4日 10:34 打印

  黄希文(1917~1947),女,原名黄悦卿,又名覃美英,是富川古城起义中的巾帼英烈之一,“为革命可以牺牲一切!”是她对党忠诚的铿锵宣言。

 

  1917年12月,黄希文出生于广西邕宁县杨美镇一户贫民家庭。从小看了太多的压迫和民间疾苦,他从小就懂事好学,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地萌生出“救难”之心。

 

  1936年春,在南宁女师、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幼师班读书,同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37年春,在横县由霍仲琼(时任邕宁中心县委妇女部长)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南宁市委委员、南宁市妇女支部组织委员,主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工作艰苦且深入。

 

  1938年,不眠不休苦熬数日,最终印制出《告南宁各界同胞书》,领导和组织各界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我区的妇女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39年日军侵占南宁,黄希文随邕宁县府迁到潭洛区。后来临阳联队成立,出任政工队妇女支部书记。在咸水村发动贫苦农民建立了民主政权,实行“二五”减租,筹粮筹款支援抗战。1940年冬,日军退出南宁,黄希文回到南宁恢复妇女支部,并通过在南宁市新运妇委会和三青团中的共产党员开展青年、妇女运动。

 

  1942年,桂林发生“七九”事件,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被破坏,黄希文随省工委书记钱兴等转移到钟山县隐蔽。

 

  1944年秋,党派黄希文到恭城县三江牛尾寨组建中共恭城特支,任特支书记。

 

  1945年春,被调到阳朔县临阳联队政工队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

 

  1946年4月,受党委派到富川工作,由黄悦卿改名为黄希文,在下城头村以小学教师身份作掩护,在白色恐怖的形势下,开辟农村根据地,引导全县的妇女解放斗争,筹划古城起义的准备工作。

 

  期间,积极参加桂东特派员吴赞之领导的富川整风学习,并用从事多年地下斗争的工作经验、联系群众,启发妇女觉悟,为富川地下斗争培养了一批妇女骨干。关心群众疾苦,为患病的阶级弟兄送药,晚上辅导青少年学文化,深得当地群众的爱戴。

 

  1947年1月,古城支部重新建立,黄希文是支委之一。同年5月,和肖林、毛文彦按照上级关于开展武装斗争的部署,拟定了古城武装斗争工作计划,由于计划泄密不得不转移到大源山。在山上和大家共同筹划古城起义的准备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教唱革命歌曲,鼓舞大家振奋革命斗志。

 

  6月25日,古城起义爆发。因起义最终失利,部队不得不撤到峡头村时,曾派人到大源山通知黄希文转移。但前去通知的人途中夜行迷路,误了时机。第二天早晨赶到时,敌人已搜索大源山,黄希文已被捕,后被关押到八步监狱。

 

  在狱中,敌人施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逼供。但黄希文守口如瓶、视死如归,不向敌人吐露半点党的机密,表现了革命者崇高的革命气节和高贵品质。

 

  1947年7月30日,国民党派无计可施,便将黄希文及何民康、周绍华以“解回富川咎办”为名,在钟山立头岭秘密杀害。此时黄希文,年仅30岁。

 

  黄希文,优秀的女共产党员、地下工作者,为党的事业英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阐释了“为革命可以牺牲一切”的战斗誓言。虽已逝去70余载,但黄希文“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正在影响着富川34万瑶胞人民。(富川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