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丨心中有畏 行中有为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宏阔的视角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些总结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大道孕于历史,伟业成于历史。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深刻把握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不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定政治方向,守好为民初心,加强自我革命,做到心中有“畏”,行中有“为”,为改善民生,为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提高站位,把稳思想航向。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入脑入魂、内化于心,做到知与信高度统一,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跟党的前进步伐,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联系实际学,高质量开展学习活动,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以更加昂扬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矢志不渝,守好为民初心。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人民”二字重千钧。纵观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从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方志敏、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从一心报效祖国的海归学子钱学森、到用青春和生命去奉献脱贫攻坚事业的80后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其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民生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推动监督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用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聚焦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扎实履行监督检查等职责,创新工作举措,勇于担当作为,在履职尽责中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
居安思危,提升履职能力。对历史的认识越深刻,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严重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从实际情况看,纪检监察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与我们承担的职责使命相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要在学思践悟中有所触动、受到启发、得到警示。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以胸怀“两个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纪检监察工作,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坚决克服骄傲自满、和平麻痹思想,面对胜利冷静清醒,面对挑战沉着坚定,把忧患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保持本领恐慌,大胆解放思想,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提升,在奋斗中提炼,淬炼过硬作风,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监督,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打下坚实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饱满的精神状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更加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者系都安瑶族自治县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