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令人为难的入学请求
我从小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一出生便和泥土打交道。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头卖菜种、香料,每天天没亮便挑着沉重的货物搭车、摆摊,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勉强够我们生活费,日子过得很清苦。母亲和我们四个孩子留守在家,早上起床煮一锅玉米粥,就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粮,喂完鸡、鸭、猪,带着一壶粥一个人就下地干活,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虽然生活条件不济, 但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母亲从不含糊,哪怕节衣缩食、东拼西凑,也要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
她总是对我们说:“如果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吃生活的苦。”
我谨记母亲教诲,努力读书,中师毕业后不仅当上了教师,还考上公务员。一次过节,亲戚拿着几十斤的花生来到我家,跟我寒暄后。便说,孙子六岁了,到了上一年级的年纪了,想在县城上学但是却没有条件,希望我跟领导求求情,让其孙子进入天等县城的某小学,想到儿时没少受亲戚的照顾,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便让他先回家,我先问问。
“兰啊,现在想进县城小学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家不符合条件,如果你去求这个人情,就是违纪的,这样的事你可不能干啊。”亲戚走后,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道。
我认真研究了天等县教育局出台的划片分区的入学方案,思虑再三,决定拒绝亲戚的请求。第二天便拿着花生到亲戚家,说明了缘由,亲戚表示理解。
今年1月,我加入了纪检队伍后,母亲经常教导我说:“现在在纪委工作了,更要努力工作、遵守法律法规,违法违纪的事情咱不能干,做人光明磊落,才能挺起腰板做事。 ”
岁月飞逝,母亲年近七旬,头发已花白。我想,只有自己认真做好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打造好天等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做好每一期的廉洁天等微信公众号及天等纪检网的维护更新等工作,用自己的力量为天等纪检事业添一份光,加一份热,这才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天等县纪委监委)
编辑:吴翠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