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清水无味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蒙金城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1日 18:15 打印

时值2004年17岁的暑假,农忙已基本结束,闲来无事在家中厅堂习字。年近花甲的堂伯从门前路过,看见地上被丢弃的一摞毛边纸,也许见到晚辈有好学之志,便进来与我交流习字心得。

 

堂伯聊到了祖上稍有声望的先辈,有务农者、经商者、从政者……见我喜文,末了送我四个大字“清水无味”,希望我日后能传承祖上作风之优良,不失门面、不辱家风。年少的我,当时只知面上字义,并未深入探究。也许是冥冥中注定,毕业后的十多年里,我兜兜转转进了机关单位,特别是来到了纪检监察机关这样一个特殊的部门。随着阅历的增长,并参与过监督检查、巡察工作,直到今天,才慢慢地品出其中味道。

 

清水者,洁净透明、光明磊落;无味者,清清淡淡,无杂质,无污染。启迪我们,要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这既是一种为官之德、做事之基,也是个人修身应有之义。

 

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清水,意味着每个月只能领取固定工资,当你想外出旅游或者下馆子的时候就得掂量着余额是否足以支撑到月底。清水的日子,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有的人习惯了,而有的人却未能守住,终究在红票子、新房子、豪车子面前失去了平衡,坠入了贪腐的深渊。

 

对于一名党员干部而言,“清水无味”意味着要做到心底无私、干净透明,如此,方能公平待人、公正处事,才能在众多利益矛盾面前“一碗水端平”,得到众人认可。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纪律部队,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美丑善恶,也只有自己首先做到身正、干净,在面对贪腐分子之时,说话才才会硬气。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同志,在一次党支部生活会上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这是一种“清水无味”的人生修养和无我境界,手握重权却不牟取个人私利。每一名行使公权力的党员干部都应当如此,不掺杂任何的私心杂念,自觉将手中的权力用之于人民,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打虎”“拍蝇”“猎狐”,持续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目的就是清除“毒瘤”,保持健康的肌体。同时,也告诫全体党员干部,要守住干净这条底线。公职人员这条路,不是一条大富大贵之路,但足可让人衣食无忧、体面门楣。若能始终保持“清水无味”的心境,便能在各种思潮和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干净做人的底色,做到“见五光十色而不眼花缭乱,遇名利竞逐而不心神不宁”。

 

钱多有钱多的活法,钱少也有钱少的浪漫。有的人在追名逐利的路上迷失了自我,酿成大错;也有的人选择了埋头干事、粗茶淡饭、青灯古卷,倒也过得踏实自在。如果不能想通看透这一点,必然会在相互比较中,使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

 

“清水无味”是一种付出与坚守、也是一种底气。一杯凉白开,少了一份灯红酒绿的凛冽,却多了几分清新寡淡的健康,酌之虽无味,却能沁人心脾、甘之如饴。(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