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奋力 谱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揭示“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中“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我们要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首要的任务就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得到有效落实。当前,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牢记政治监督第一职责,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找准监督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把握重点、盯住难点、疏通堵点,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西林落实落地。要紧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关键少数”,强化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带头扛起责任,通过盯住“关键少数”,实现管住“绝大多数”的效果。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作风建设关系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最痛恨不正之风,对“四风”问题深恶痛绝,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审视看待,坚决予以破除。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扭住落实中央八项精神不放,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明察暗访,严肃整治违规收送名贵特产、礼品礼金、滥发津补贴等问题。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松劲,紧盯“慵、懒、散、慢、奢、怕、乱、假”等作风问题,向不会干事的“慵作为”、工作拖沓的“懒作为”、自由松散的“散作为”、效率低下的“慢作为”、贪图享乐的“奢作为”、不敢担当的“怕作为”、纪律松散的“乱作为”、应付了事的“假作为”、庸碌无能的“不作为”等形势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装样子、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搞“包装式”“标签式”“洒水式”“一刀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抓住本质、精准施治。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舌尖上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让人民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坚持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要以人民群众自身认可作为检验标准。纪检监察机关要站稳群众立场,坚持群众导向,聚焦人民群众痛点难点焦点,突出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持续深入整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保障县委各项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从具体人、具体事入手,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等行为,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回首百年岁月,遥望未来之路,扬帆起航正当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重道远。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奋力谱写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者系西林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