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札记|不平静的凌晨四点
凌晨四点半,我拿着信号灯闪烁不停地手机,轻手轻脚地关好房门,简单收拾后,就马不停蹄地赶赴辖区密接人员涉及小区的封控现场。
此前,接到上级通知,12月5日,1名非法入境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流调显示该人员行动轨迹涉及西乡塘区。
记得上个月,我与同事们采取“四不两直”的形式,深入这个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一路上,我尽力回想着涉及小区的图貌,试图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该小区周边毗邻城中村,流动人员密集,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小区的出入口多达7个。
到达现场后,我看到小区周围已经有同事和街道的工作人员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而小区里除了几户人家透出灯光外,依然处于沉睡中……
北湖街道现场工作人员马上介绍当前情况:“我们目前全员出动,分成几个组在小区外围开展实地走访,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我记得小区还有一个长达50多米的广场出口,行人可以通过,那里有我们工作人员值守吗?”我问。
“若要确保万无一失,需要公安分局增派一些民警。”
这时,我手机响了。
一位正在实地走访的同事来电称,小区里有一户人家的孩子高烧39度,需要连夜就医,他们家正好住在密接人员所在楼栋。
我心头一紧,此次密接人员足迹广、涉及范围大,除了西乡塘区,其他城区也有需封控的小区,而全市的负压救护车数量有限,一时间做到全面兼顾非常困难。
“马上联系救护车和定点医院,任何环节都不要出现漏洞,避免任何不确定的因素造成不良影响!”听完我的汇报,委领导立马作出安排,“我来处理协调公安民警、车辆和对接医院。”
现场同志一边对接小区物业,收集类似情况特殊人员的资料,同时,让安排医护人员随时监控病患情况。
“谢谢帮忙,我老爸有基础病,耽误不得,正好赶上小区封控,还好有医生稳住病情……”一名肝胆病患的家属感激地说。
天空渐渐露出鱼白肚。
我看着顺利封控的小区和离去的救护车,以及周围仍然奋战的兄弟姐妹,心中既感动又欣慰。
我坚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胜利是必将属于我们,因为我们有一群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人。(南宁市西乡塘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