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10:39 打印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2021年11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又以理论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辩证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列宁曾说,没有理论,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引用了列宁的这句名言,意在说明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国家治理的任务极其繁重,我们党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更是难以前进的。


        1902年,波尔塔瓦省和哈尔科夫省爆发农民起义,沙皇频繁动用军队镇压罢工、游行示威和农民起义。在那样的时代,俄国社会中的自由派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无产阶级革命派都推行自己的纲领和策略,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和政治斗争。


        在斗争过程中,列宁撰文《革命冒险主义》严厉批判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列宁指出,社会革命党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总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假牌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民粹派之间脚踏两只船”。


        列宁认为,社会革命党轻视理论的态度只会加强资产阶级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影响,妨碍无产阶级理解自己在革命运动中的领导作用,腐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策略上,社会革命党脱离工人运动,1922年社会革命党彻底瓦解。


        正是在总结革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深对理论创新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强调:“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品格,就是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相结合,发展党的理论,推动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勇于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芳华的思想源泉。


        党员干部须从根本上树立起实践的观点,把学习所得运用于实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坚持知行合一,准确把握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只有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自觉,使党的全部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才能不负新时代党的新使命、不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光明的前景。(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