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 用“心”和“新” 走好保障护航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 卡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4日 09:26 打印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决议》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了人民的重要作用与历史地位,要始终心中装着人民,用心用情用智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作出了部署。坚持以民为本,推动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调整、全面推进、务实高效,就要聚焦群众最关注、最迫切的痛点和难点,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专项监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

 

走好乡村振兴监督保障护航之路,要强化统筹贯通思维,下活“一盘棋”。当前,正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关键期。落实好专项监督工作,必须强化系统思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面梳理专项监督工作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难点堵点,将其纳入全年监督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部署、推进。注重发挥片区协作统筹指挥作用,细化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图,进一步明确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等工作安排和要求,确保整体监督工作有效落实,专项监督精准到位。同时与协作组之间建立贯通交流、统筹使用机制,实行交叉开展专项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进一步交流学习,实现互促互进。

 

走好乡村振兴保障护航之路,要强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一个面”。监督工作是一项持续性、常态化工作,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持续5年之久,实现精准有力的监督实现保障护航,用心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必须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针对基层监督人员力量分散、监督实效不显著等难题,要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完善纪委常委会统一领导,党风政风监督部门统筹,监督检查、派驻机构、巡察机构和城区职能部门和乡镇纪委一体监督的联动机制。划分片区协作区域,组成“联合战队”,实现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同步协作配合。通过聚焦责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情况、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情况和纠治干部作风问题等重点内容强化专项监督,推动专项工作重心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综合目标的高质量发展。

 

走好乡村振兴保障护航之路,要强化信息共享机制,织好“一张网”。取得高效的监督保障护航乡村振兴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要运用好科技创新手段。通过建立城区大数据信息平台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信息平台,实现对组织、民政、财政、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的信息数据共建共享、同步更新。纪检监察机关监督部门通过运用数据科技平台,进一步对惠民资金项目信息进行技术比对,为监督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打开监督新局面。同时完善廉洁工作站党风廉政监督机制,把监督关口前移到老百姓的家门口。通过紧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事项、惠民资金使用和项目推进等突出问题开展监督,不断激活村级监督的“末梢神经”,搭建群众的“连心桥”。

 

只有把监督的难点、堵点打通了,才能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顺利执行。武鸣区纪委监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永恒”和“终身”上下大力气、下足功夫,以“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强烈历史担当和现实担当,系统运用好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贯彻新发展理念,贯通各项思维,走好监督保障护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之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者系武鸣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