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第一次下乡办理信访初核
我加入纪检监察队伍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跟随当时的蒙山县监察局刘局长下乡办理信访件初核工作。
时值隆冬,刘局长交代我第二天跟着他到陈塘镇去,就群众反映罗应村村委会主任低价把村集体林场的林木发包给朋友砍伐的问题进行信访初核,并让我做好在乡下住宿的准备。
“柏江,你联系一下陈塘镇,明天借两辆单车给我们到村里去。”刘局长跟我一起研究分析初核的重点之后,交代了一句。
“办案办信不是可以优先使用吉普车的吗?再说陈塘镇是全县最偏远的乡镇,到了镇上还得走山路才到村里呢。”我心有不甘,小声嘀咕了一大堆理由。县监察局有一辆吉普车,主要用于办案、办信工作。我满心以为刘局长下乡,办公室肯定优先安排吉普车给他使用。
“老莫明天要去夏宜瑶族乡,山路十八弯的,他腿脚不怎么利索,让老莫的调查组用吉普车。”刘局长是位军转干部,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
有机会跟着刘局长一起下乡,这么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本来我应该感谢他。然而,人还没有出发,他就先让我憋了一肚子气,有吉普车不用,偏要搭班车、骑单车,麻烦不麻烦啊!
第二天,我们搭乘班车到了镇上,然后骑上向镇政府借来的单车,沿着一条大山沟,马不停蹄地向罗应村进发。三桂、古足、白藤,南蛇、班寨、下漂,大约骑行了三四十里七拐八弯的山路,大冬天的,大家的头上都冒着热气。有好几次,我还差点连人带车掉到沟里去。
入户走访群众,上山察看林木,查找复制资料……村里村外、山上山下,我们这一番忙碌下来,最后找到村委会主任家。进去一看,他家堂屋的圆桌上,正熬着满满一锅冒着热气的猪脚汤。
这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我的肚子也咕咕叫了,村委会主任热情地邀请我们先吃饭,说吃完饭再做他的笔录也不迟。刘局长却请他先把炉火封起来,接着,拿起桌子上的盖子,把香喷喷的猪脚汤盖上,就把村委会主任请去村委办公楼谈话。
回程的路上,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捧起山溪水就猛喝了几大口。回到镇政府大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
“食堂还有什么菜都拿出来,我请柏江吃一顿火锅。”刘局长、食堂师傅,还有我,大家一齐动手,生火,煮饭,切肉,洗菜,这一顿火锅,我吃得有滋有味,吃得满头大汗,吃得浑身舒坦。
后来,我在纪检监察岗位上办理的大大小小案件至少有六七百件,每当我在办案过程中,遇到各色各样诱惑考验的时候,总会想起刘局长那年冬天请我吃的那顿火锅,脑海中回响着他对我的谆谆叮嘱:“遵守办案纪律,来不得半点含糊!”(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