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一庭审三课堂”同频共振念好廉洁自律“紧箍咒”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廖永松 卢贵 银兰娟 韦健龙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 18:48 打印

  “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贪婪私欲犯下的罪行感到深深的愧疚。我对不起组织的关心和培养,对不起一直陪伴我的家人,我认罪认罚。”12月9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韦代成涉嫌犯受贿罪一案在东兰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通过网络直播庭审情况,韦代成在最后的陈诉中忏悔。

  

  这是河池市开展政法系统专项监督治理以来查处的第一个处级领导干部留置案件。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韦代成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东兰县纪委监委  韦健龙/摄)

   

  为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标功能,做好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河池市纪委监委结合中央、自治区和市级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要求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韦代成涉嫌犯受贿罪案的庭审为抓手,通过现场、网络直播旁听庭审过程,在全市同步分别组织开展现场庭审教育、案发地警示、政法系统交流讨论三个警示课堂,警示教育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引以为戒、防微杜渐,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抵御风险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韦代成理想信念缺失,不知敬畏,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多次违规收受礼品;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投资经商;知法犯法,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承揽工程项目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非法收受巨贿赂款共计264万元,涉嫌受贿犯罪......”

    

  在东兰县法院庭审现场,公诉人结合韦代成违法事实、庭审情况,组织开展庭审教育和警示,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法析案、以审促廉。120多名党员干部现场接受庭审教育。

    

  “观看了韦代成涉嫌职务犯罪的庭审直播,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一个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  ,被以权谋私的思想占据头脑,就会慢慢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同样是一名政法干部,韦代成的案例时刻提醒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时刻绷紧清正廉洁这根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干部……”当天,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督促指导市委政法委充分利用本次庭审课堂,组织全市11个县(区)的政法系统385余名党员干部通过网络直播旁听庭审,结合典型案例和庭审情况,开展警示教育大讨论活动。

    

  “作为政法委书记,韦代成对全县的政法专项整治工作作了动员部署讲话,而对自己涉嫌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却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企图蒙混过关,这是典型的‘贼喊捉贼’行为,严重破坏了罗城政法队伍的政治生态,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大家要引以为戒,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要弄清权力是谁赋予、为谁服务、如何用权,时刻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网络直播旁听庭审结束后,河池市监委委员黄光雄在案发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与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的80多名党员干部一起深入剖析韦代成违纪违法的主要特点和主要原因,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作为‘一把手’,作为分管项目的副职领导,切莫以权谋私,不能利用职务便利或职务形成的影响力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不要把手中权力沦为捞钱工具,否则跨越纪法红线底线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要善于发现本单位的松懈点、制度建设的薄弱点、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监督管理的空白点,找准防范重点,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监控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卢永甲说。

      

  参加了“一庭审三课堂”警示教育活动的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用身边的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既让人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威严和神圣,又接受了纪法的再学习再教育,真正达到了以案示警的效果。今后一定以案为鉴,守住底线,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管住自己、管好家人,净化生活圈、朋友圈、同学圈,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能更好地警醒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经常性地进行自查自醒。为增强警示教育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我们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努力创新方式方法,并加强对各单位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监督检查,力图用触及灵魂的‘学’和促进凝心聚力的‘做’,确保真正实现以案为鉴、以案示警、以案促改的效果。”河池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983场次,其中政法系统开展警示教育大会135场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168场次,旁听庭审82场次,受教政法干部达15260人次。(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