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 | 樊云山单刀砍日军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樊篱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6日 18:21 打印

  1945年春,正值日寇投降前夕。驻扎在上林、忻城两县交界处古蓬、红渡等乡村的日军垂死挣扎,夜里三五成群到村中掠夺百姓财物,民愤极大。3月23日晚,夜空浓云密布,星月无光。忻城县古蓬镇东河村福增屯抗日武工队中队长、共产党员樊云山往身上扎好绑带(旧时农家熬酒用来密封锅边的土布条),趁着夜色来到屯外滂江河对岸,埋伏在茂密的荆棘丛中。荆棘丛往外约五丈远的地方就是上林县通往忻城县的公路,也是日军进村危害百姓的必经之路。

 

  夜色如墨,旷野寂静。樊云山手握着锋利的马刀,匍匐在荆棘丛的杂草间,屏息凝神等待着日军到来。

 

  “蹬、蹬、蹬……”大约深夜十一时左右,从上忻公路红渡方向传来穿靴子步行的响声。匍匐着的樊云山侧耳紧贴地面细听,通过靴子着地声判断大概有五至六名日军。随着靴子的脚步声越走越近,待日军行至樊云山匍匐处四、五尺远时,他瞬间纵身一跃,高举锋利的马刀向日军砍去,只听到“喀”的一声……尔后日军方才反应过来被伏击,顿时乱作一团,挥舞插着刺刀的步枪四处戳戳挡挡。樊云山砍至第三刀时,听到日军士兵衣服撕裂开的声音和倒地的声响,他心里明白日军被砍倒了,遂愈战愈勇,高声大喊“杀——”,继续举起锋利的马刀又砍向欲要反击的日军,双方似乎要来一场白刃战。

 

  “咣咣咣……”漆黑的夜色中,樊云山看到马刀与刺刀碰撞的声响,还有摩擦产生的火花,手部虎口处震得生疼,左前额有暖暖的液体流下鬓边,直灌入衣领。樊云山知道自己负伤,不敢恋战,回身跳下公路,穿过荆棘丛来到一棵木棉树下,这时他才发现左额被日军刺刀挑破,伤至额骨,疼痛穿心。樊云山顺手在树下抓一把青草,嚼烂敷住伤口,忍痛背着马刀跨过道道田坎返回屯里。

 

  次日清晨,抗日武工队的同志到现场查看,只见两滩簸箕大的血迹,在现场还拾获两柄带刺刀的日军长杆步枪。此后直至日寇投降,日军士兵都不敢再到古蓬一带掠夺百姓财物了。(忻城县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刘亭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