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纪检监察干部“冬令进补”正当时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梁莺露 吴敏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2日 18:49 打印

  2021年11月25日,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一年一度的实战业务培训正式开班。从2019年起,兴宁区纪委监委全面开启“冬令进补”,目前已成为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集中思想教育、提升实战能力的有效载体之一。以“熬汤”的工匠精神,精选课程“食材”,为纪检监察干部带来精心熬制的“冬日大补汤”。本次培训采用“1+2”形式,在开展理论宣讲的同时,开展一次党课教育、一次圆桌业务研讨,引导兴宁区纪检监察干部强筋骨、练内功。

 

  汤底:“书记带头”明确“冬补”主基调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守护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力量,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吃透全会精神上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学一点,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


  开班第一课,兴宁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金发以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为浓厚“汤底”,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论断、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三个方面进行“细火慢熬”,带领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特别是结合城区实际,对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好政治监督、如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推进“三不”一体建设、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这是兴宁区纪委监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的具体举措,由主要负责人带头上台讲党课,推动形成人人学、人人讲、人人践行的浓厚氛围,引导城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提升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食材:“大咖齐聚”凝聚“冬补”大合力


  “庞媚老师简明扼要地讲明了案件审理的程序和办理流程的注意事项,例如,违纪违法事实材料的题目何时加同志何时不加?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可能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注重细节,才能从源头提高我们案件办理的质量。”五塘镇纪委书记陈霖表示在此次培训中受益匪浅。


  “覃世光副组长的课程理论结合实际,引用了非常多鲜活的案例,包括我们城区之前办理的案件,再次剖析其中的要义,让我们对“四种形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我们接下来开展审查调查工作带来了灵感、指明了方向。”兴宁区兴东街道纪工委书记潘静在课后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认真学习市纪委监委机关创建模范机关的先进经验,开阔了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视野,为我们破解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双促双融提供了思路。”兴宁区纪委监委机关党支部组织委员梁莺露说。


  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兴宁区纪委监委先行摸底了解干部的业务“短板”和学习需求,综合考量各类课程“食材”的用法用量后,邀请南宁市纪委监委办公室、组织部、审理室、以及市委巡察办等部门的“大咖”带来《政治监督的概述和探索》《如何提高案件质量》《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与思考》《以创建模范机关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等课程,“大咖”们的课程惊喜不断,一次次把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全方位,多角度补足业务“短板”,形成合力。

 

  佐料:“圆桌研讨”展现“冬补”新模式


  “今天恰好是我加入纪检监察队伍的第100天,这次的纪检监察实战业务培训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滋养我们这些新进纪检监察队伍的新苗。”兴宁区朝阳街道纪工委副书记蒋震宇在圆桌业务研讨会上分享着自己此次培训心得。


  “圆桌业务研讨让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围拢在一起分享、聆听、探讨,是一个出观点、补弱项、强本领的新模式、好平台。”兴宁区纪委监委案管室干部林红叶说。


  此次研讨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变笼统说教式学习为互动式学习,以“全”的内容,“活”的形式围绕宣传信息写作、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质量、信访工作以及模范机关创建等六大主题进行互动探讨,新模式下的圆桌业务研讨氛围浓厚,各位纪检监察干部结合自身工作谈疑惑说问题,谈心得提建议,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中实现了凝聚共识、提高本领、推动工作的目的。(南宁市兴宁区纪委监委)

 

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探讨交流现场。(马莹云 摄)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