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一体推进 “三不”体制机制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容留 黄硕 陈光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17:28 打印

  “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促进改革和治理,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坚决扛稳这项政治责任,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日前,南丹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朝健在推进供销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靶向开展专项整治,推动新时代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2017年6月,南丹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主任、理事会主任王某因贪污公款、滥用职权、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同年8月,该社原副主任、理事会副主任、资产公司副主任陈某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司资金归个人使用,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和行政降级处分。之后,王某任一把手时期的领导班子成员岑某、莫某、罗某等人也因为违法违纪行为相继受到处分。

 

  如何从源头上杜绝供销系统的腐败问题的发生,破解监督难题,成为南丹县纪委监委面临的一大难题。

 

  “通过深究相继出现的腐败问题,我们发现供销系统在重大项目决策等问题上,没有坚持民主集中制。”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黄硕说,由于一把手大搞“一言堂”,致使权力运行上缺乏有效的制约,制度上存在漏洞,内外部监管上存在缺位,社有资金流失严重。

 

  同时,由于供销系统腐败问题持续时间长,历史遗留问题多,调查取证难度大,涉及领域广等因素制约,导致供销系统腐败现象仍有发生。

 

  查办案件是最有力的监督。今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始终保持高压严查态势集中力量,聚焦关键问题,积极拓宽案源,加大问题线索处置和查办案件力度,对历年来收到的供销合作社系统问题线索进行排查摸底,全面梳理,建立问题线索台账,严格实行销号管理。对群众举报和已查结案件中带出来的有价值线索,指定专门审查调查室进行核查研判,加强重大案件查办,坚决斩断毒瘤,清存量、遏增量。推动查办案件工作有力高效推进。

 

  “我们督促县供销社的新领导班子推进‘以案促改、以案明纪,以案为鉴’,落实党委抓班子、带队伍责任,着力开展‘党建供销’‘文化供销’‘家的供销’建设,有效堵住了制度漏洞、风险点和空白点。”黄硕介绍,通过真管真严、敢管敢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一系列整改措施,逐步化解了遗留问题,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重塑起供销系统新形象。

 

  为从源头防治腐败,该县纪委监委聚焦供销系统政治建设、监督制约、社有资产流失、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问题,督促县供销社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对照剖析王某和吴某两任领导班子决策程序和管理上存在漏洞等问题,加强风险防控,完善民主集中制和权力运行等相关制度。目前,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供销社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督促自查自纠共发现问题6条,提出整改措施18条,建立制度机制15项。

 

  针对供销社系统现有在岗的53名职工和298名下岗职工的“急难盼愁”问题,该县纪委监委采取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的方式,推动县供销社盘活原有的资源,通过对外承包,招收租金等方式,用现有的收入对养老保险金进行调配,集中资金、逐步解决职工养老问题。同时,对呆账、坏账、资产流失等问题,着手聘请律师,收集证据,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

 

  “县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效果很明显,今年的收入上比前几年好了很多,系统的社会风气也好转了,现在基本工资都能按时领到手,社保养老也不愁了,生活有了保障。”罗富镇供销社经理韦永泽满意地说。

 

  “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前进的力量。然而疏通体制机制、破除贪腐困局,供销系统的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对症下药,通过深化以案促改,加强监督,有针对性地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推动供销合作社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黄朝健表示。(南丹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