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宁区做实回访教育帮助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
“因为被处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见人,我都想提前退休了……”近日,面对邕宁区纪委监委回访工作组,某基层站所工作人员毛某某有点灰心丧气,对于他来说,两次被处分确实是让人沮丧的事情,让他一度抬不起头来。原来,毛某某因为扶贫工作履职不到位和酒驾问题先后两次被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处分。因为思想负担较重,所以在见到回访工作组时,他甚至提出想提前退休的想法。
“处分只是教育挽救党员干部的一种方式,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正确对待组织给予的教育帮助,卸下思想包袱,以好心态重新投入工作,争取再立新功。”回访组杨某耐心细致做他的思想工作。了解到他家庭条件本就不富裕,再加上思想有顾虑,工作也放不开手脚。工作组对接他所在单位给他必要生活保障,同时加强对他的思想开导。
如今,毛某某调整好心态,重拾了工作热情,兢兢业业对待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申报、惠农资金审核发放等各项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惩治处分不是目的,治病救人才是根本。邕宁区纪委监委始终把回访教育作为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重要内容,坚持“谁查办谁回访”原则,结合每一名受党纪政务处分干部违纪违法类型、工作经历等,量身裁衣制定回访教育方案。同时,邕宁区纪委监委推行回访教育“三必谈、三必听”,即思想状况必谈、工作表现必谈、权利保障必谈,以及受处分干部本人意见建议必听、身边干部群众议论必听、所在单位综合评价必听,并把这些情况如实记录到《回访教育登记表》上。通过“精准把脉”,摸清吃透回访教育对象整体情况,因人施策开展疏导帮助,让“摔跤”干部重整行装再出发。今年以来,邕宁区纪委监委已开展回访教育52人次,占处分人数70%以上。
“很多受处分人员仍然是一线岗位的‘主力军’,依然是我们的好同志,不能‘一处了之’‘一访了之’,要持续关心和帮助干部成长。”邕宁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叶旭春表示。邕宁区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回访教育机会,重点观察受处分干部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表现,对处分影响期满并且表现良好的,积极向组织推荐提拔重用。
2019年蒲庙镇郑某某经他人授意违规变更扶贫项目,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经过回访教育,郑某某认真反省,吸取教训,认真工作,其包的村获四星级党组织,相关项目建设也扎实稳妥推进,工作表现得到回访工作组认可,也获得干部群众好评,今年被提拔为某镇副镇长。今年以来,像郑某某一样曾受处分但后续表现良好获提拔的已有3人。(南宁市邕宁区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