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吴铁华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18:44 打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并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等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以人民满不满意作为评判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更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一切为了人民,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毛泽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深刻阐释了党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才能激发广大人民同心奋斗的动力。生产生活问题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人民才会拥护你、支持你、跟随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只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事业。

 

  人民是我们党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是我们党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根本力量,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底气足,才能从容自信应对各种挑战;根基厚,才能在狂风暴雨中始终屹立不倒。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纵观党的百年历史,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发展历史充分表明,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充分动员、发挥和利用民智民力,才能更好应对重大风险和挑战,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正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中开足马力,在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中主动作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河池篇章上展现新作为。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毛泽东对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共同富裕的最通俗化最直接的阐释是“大家都有份”,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形象的表述。在邓小平看来,没有共同富裕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共同富裕就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江泽民指出,从根本上说,高效率、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决定的。胡锦涛指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功由人民。可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把蛋糕分好是对共同富裕的形象化表述,分好蛋糕即是要将共同富裕作为党的发展目标之一。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终极目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丧失这个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如果丢掉这个原则,经济社会发展就会走错道路。只有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的拥护,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