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陈恩深:奔走四方干革命
陈恩深(1903—1930),壮族,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京村人。1923年参加革命,曾参加韦拔群领导的“三打东兰城”的战斗,是韦拔群直接领导的东凤农军得力骨干之一。1929年,陈恩深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恩深自幼好学上进,聪颖过人,被破格录入武篆高等育才小学就读,毕业后回到西山任小学教员。
1923年春,韦拔群到西山宣传革命,陈恩深随即响应,加入革命队伍。任教期间,陈恩深积极招收农民子弟入学读书,并免收他们的学费,还把学校作为农民学习文化的阵地和向农民宣传革命的课堂,以此发动农民参加革命。
1924年,韦拔群赴广州农讲所寻求革命理论,临行时,嘱咐陈恩深继续升学深造。同年秋季,陈恩深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立百色五中,与同乡的有志青年陈洪涛、黄明春(黄松坚)一同阅读进步书刊,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
1925年冬,寒假回乡,陈恩深参加农民运动,并建立农民武装,担任农军中队长。
1926年,陈恩深参加北伐战争,投身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并随之转战湖南、湖北到达武汉。翌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国民革命,中共党组织及时通知在市区的革命志士火速转移。陈恩深脱离险境后,于1928年夏回到家乡,随后参加右江农民运动。
1929年秋,受韦拔群委派,陈恩深与黄世新负责带领东凤农军300余人到南宁接受训练。陈恩深被任命为训练营第二连连长,并将广西省府援助的枪支弹药运回武篆,加强了东凤农军的装备。回到东兰后,陈恩深在武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期间,为了肃清地方反动武装,农军整编为4个连,他任第一连连长。他奉命率领西山农军常备队配合主力常备营,摧毁东兰县的太平、武篆区国民党团防局;北上河池、南丹击溃罗炳、罗松的反动地主武装,为发展东兰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挥戈南下攻克羌桂区那栋屯大地主、大土豪谭典章的巢穴,为百色起义准备工作做出了贡献。
百色起义后,陈恩深担任红七军第三纵队第一营营长,一直奔跑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建设和保卫右江苏区而战斗。1930年6月,红七军一、二纵队从黔桂边回师右江,收复右江沿岸各县城镇。陈恩深率部参加收复恩隆战斗。在攻打平马镇的战斗中,遭遇了敌人的“空城计”。
危急之际,他果断指挥部队突出重围,身先士卒向镇外马鞍山冲击,千方百计要占领马鞍山制高点,把被动转变为主动。但是,他在战斗中不幸中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河池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