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寨县运用“本土教材”精准施教 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我曾在节假日收受工程老板送给的加油卡,今天前来交代自己的违纪行为,请组织给我一个悔过的机会。”日前,鹿寨县某科局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县人防办原主任潘良峰严重违纪违法案警示教育片,一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后主动向该县纪委监委交代问题。
2021年以来,鹿寨县纪委监委坚持靶向思维,始终紧贴各行业各领域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注重选用本土典型案例“教材”分类精准施教,推动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今年10月,该县纪委监委对县取水头部上迁工程项目建设滞后问题立案调查,查明某县属国有企业作为项目代建单位,大局意识不强、行动迟缓。县纪委监委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后,以该案及历年查办的县属国有企业典型案件为鉴,召开县属国有企业警示约谈会,以身边事警示教育身边人。
“会上剖析的14起典型案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相同的岗位责任,相似的廉洁风险,对我们更有教育意义。”一名县属国有企业董事长有感而发,“会后,我们将对标自查,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为提高警示教育精准性,该县建立健全“教材库”,由办案部门牵头,会同案件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预防宣教室,根据所查处案件的案情,以“八项规定、作风问题、贪污受贿”类别进行归口整理。通过深入剖析案件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查找案发原因、制度机制漏洞、监督检查的薄弱环节,形成“一把手”、工程领域、营商环境等典型案例库,为确定警示教育对象、内容和方式做足准备。
能不能将警示教育作用发挥好,关键在于能不能让党员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认真对照检视,引起警醒、警觉。今年6月,针对“关键少数”,该县精准选用“教材库”中原县旅游局局长廖芳群等“一把手”典型案例,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暨案例剖析专题会,县委常委成员和9个乡镇党委书记以案为鉴找差距。会后,与会“一把手”纷纷主持召开所在部门、乡镇案例剖析专题会,举一反三查找岗位廉政风险点500余个,建章立制15余项,以警示教育成效推动以案促改。
警示教育方式抓常抓新。为防止一套“教材”管全部、管到底,该县纪委监委每年选取当年查办的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摄制警示教育片,录制不同领域违纪违法人员的忏悔小视频,编印《案例漫画册》《忏悔录》发放给全县公职人员,并不定期组织旁听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实地教育活动,以“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的警示教育模式夯实教育质效。今年以来,该县共摄制警示教育片2部,编印发放《忏悔录》8000余册,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200余期次,5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后主动投案,警示教育效果不断凸显。(鹿寨县纪委监委)
编辑:周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