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清廉底色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柏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15:37 打印

  清廉,无数有理想、有作为的官吏都将之奉为立身处事、为官做人的根本。《庄子·说剑》写道:“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论述“诸侯之剑”,也即社会治理之“剑”时,将“清廉之士”比喻为“剑刃”,这十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清廉”的重要性及其力量所在。


  自古以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老百姓对官员的热切期待,这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凡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清廉之士,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对他们肃然起敬,传颂他们清正廉洁的故事。


  清代乾隆年间,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上任伊始,他便公布了一份别出心裁的官箴《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正是这样惠政砺己,廉洁自律,始终不违誓言,在历史上享有“江南第一清官”之誉。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百年来,涌现出来一大批“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业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干净干事、清白为官、造福人民的生动样本。


  踏上新的赶考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毫无疑问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把清廉当作立身做人、为官从政、干事创业的政治品格,夯实底基、长足底气、坚守底线,擦亮清廉底色,永葆政治本色。


  擦亮清廉底色,党员干部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擦亮清廉底色,党员干部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要求,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 时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擦亮清廉底色,党员干部要赓续红色基因,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养分,自觉涵养浩然正气,勤于修身、严于自律,正所谓“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正足以率人”。唯其如此,才有“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充足底气。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擦亮清廉本色,才有可能造福百姓。有了造福一方的本领,才能真正造福一方。总而言之,为官从政、干事创业,既要清廉自守,又要本领高强。(梧州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