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聚焦“把脉问诊” 以强有力监督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村建有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解决了脏乱差问题,环境整治后,不再像以前那样臭气熏天了。现在,房屋也进行了立面改造,都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布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住着很舒坦,党的政策真是好啊!”日前,河池市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到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民安村那立屯开展“两高两道”风貌提升改造房屋工程监督走访时,黎大叔激动地说。
河池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图为美如画卷一般巴马赐福湖。(陈光科/摄)
今年以来,河池市下大力气狠抓“两高两道”风貌提升改造房屋工程,市纪委监委迅速将该工程列为年度专项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脉问诊”式的监督推动下,截至10月底,2021年自治区下达该市第一批“两高两道”示范带农房改造任务3778栋已全部完工,第一批全域基本整治村屯7027个已全部开工,完工6599个,第二批“两高两道”农房改造任务7399栋已开工5724栋,完工3786栋。
该市纪委监委通过座谈交流听项目情况介绍、实地检查看进度如何、走访群众问真实感受、调阅资料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听、看、问、查”方式,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以强有力的专项监督推动惠民富民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开展专项监督的目的,就是把情况摸上来,把责任压下去,把问题整改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政策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要跟进到哪里,确保政策不走偏、不变样,切实以好的工作作风推动政策落实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围绕乡村风貌、产业项目、农村产业等乡村振兴关键要素,该市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联动,整合监督力量,从市纪委监委机关有关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各县(区)纪委监委抽调精干力量,组成6个联合监督检查组,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11个县区、有关市直单位开展专项监督。目前,各监督检查组共查阅资料397份,访谈县(区)领导、市(县、区)直部门领导干部、项目业主和企业相关负责人48人次,走访企业22家,实地查看项目36个,发现了产业项目推进进度慢、乡村风貌地方配套资金难落实、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等8个典型性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清单式列出,各监督检查组第一时间下发整改通知,督促整改落实,确保政策、项目、资金落实落地见效。
河池市纪委监委围绕产业项目、农村产业等乡村振兴关键要素开展精准监督。图为检查组到东兰县那菇香食用菌基地调研食用菌生产经营、群众就业等情况。(陈光科/摄)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将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村级监督联络员“探头”作用,建立乡村振兴村级廉情监督联络站,通过入户走访、定期接访等方式,围绕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业帮扶以及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监督,进一步激活基层监督,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267名乡村振兴村级廉情监督联络员累计开展监督检查587次,共向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反映问题线索86条,推动解决群众困难49件。
此外,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影响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腐败和作风问题338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6人,有力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工作扎实深入开展。(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