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突出“分片式”联动纠治 强化乡村振兴项目监督
“经过镇纪委书记亲自把关,现在垃圾得到及时处理,路面干净整洁,人都变得干劲十足了!”西林县八达镇红星村的陆大爷逢人便夸。近日,为推动督查发现的八达镇红星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慢的项目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西林县纪委监委主动压紧落实“乡(镇)书记+职能部门”直报反馈机制,由乡(镇)纪委书记亲自坐镇,主动施压,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自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以来,西林县纪委监委坚持突出“分片式”联动纠治,聚焦责任清单,守好“重点区域”责任田。分别落实县纪委、乡(镇)纪委、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监督职能,形成“乡(镇)纪委书记、派驻机构、村级专项监督站+职能部门”的分片包干“三线”工作战线,以片区重点突破链接作战模式,建立健全问题提交、反馈、直报机制,针对全县36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实行长效紧盯,有效推动基层项目开展进度慢、施工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整改15个,全面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针对反馈的项目验收进度慢等问题,已顺利实现竣工验收5个,其他项目正在抓紧报审当中。”在县纪委监委督促那佐苗族乡渭洪村下伟贡屯通屯道路工程验收进度时,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表示。
之前,县纪委监委联合县财政局、审计局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联合审查发现,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竣工的项目,在验收和结算材料上普遍存在验收材料不齐全、工程竣工结算进度慢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通过“分片”出击,结合派驻分片监督,实行一对一督导紧盯,推动全县项目审计、结算业务“一步到位”,绝不拖沓,助推主责部门业务制度修改完善5条。
今年以来,西林县纪委监委结合作战方向,全面压实“一线主动参与”的片区监督责任制,强化“最后一公里”监督,全县专项监督工作站面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项目问题共计105个,帮助解决施工矛盾纠纷25起,实现真正服务于民。
“积极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模式,是全面推动监督深入群众、确保监督取得实效的有力举措。”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统筹融合纪检、派驻、巡察监督和村级专项监督工作站监督力量,延伸基层监督,紧盯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围绕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开展强有力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西林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