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谱写时代新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情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百年历程并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光,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百年征程,百年风雨,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以坚定的决心、切实的行动再续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辉煌。
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用青春之我把责任扛在肩上,投入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事业中。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一百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中国满目疮痍;一百年后,中国欣欣向荣,持续向好。时代变了,但青年的责任不变。我们生逢其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更遥远的前方,干出更伟大的事业。年轻干部要谨记岗位赋予的职责,党与人民的殷切期盼,勇于承担新时代的发展使命,扛起青春责任,在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发展添动力的过程中书写无悔青春。
树立卓越为公的情怀,以卓越之我应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卓越”即不断勤学苦练,增强本领,成为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良才将才;“为公”即用所学担起民族复兴重任,谋求人民幸福。为公为民还是为私为己?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谨守公私的分界,以免误入歧途。一百年前,革命先驱将个人学识、能力的提升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李大钊的“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振奋国群之良策”,这不仅体现了知识分子“为公”的情怀,更是中国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出来的原因。当前,中国落后受辱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民族的复兴仍需我们树立卓越为公的情怀,要不断学习,提升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贡献力量。
秉持行稳致远的信念,用奋斗之我丈量脚下的土地,以埋头苦干的决心和毅力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年轻干部的发展问题,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更是强调,党员干部“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如果没有实干做基调,一切的理想终究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切的愿景都会是触摸不到的海市蜃楼。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新兵,要以“愚公移山”的劲头不断攻克岗位上遇到的难题,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有了这种求真务实的实干情怀,才能把担当作为变成业绩,把奋斗尽责见诸实践。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更应不负这好时光,以青春之我、卓越之我和奋斗之我助力实现强国目标,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异彩。(岑溪市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