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强化监督 护航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黄清明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7日 11:41 打印

  “我家里还得低保金啊,小孩在学校读书也有补助,生活没什么大问题,帮扶干部来过几次,帮我们搞产业奖补和务工奖补,还经常电话联系。”凌云县伶站瑶族乡那留村浪刊屯脱贫户李启根向该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介绍家中的情况。


  李启根户有8口人,全部获得B类低保,3个学生均获得教育补贴,盲人儿子经帮扶干部的介绍和推荐,去做盲人按摩师,每个月也有2000元的收入,足够自己生活开支,目前家里2个劳动力,通过种养和务工,收入可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充满信心。


  今年以来,凌云县纪委监委以巩固、拓展、衔接、振兴为基本思路,聚焦落实返贫致贫监测机制落实情况,靶向主体责任落实、政策项目资金、干部作风等开展“强监督促巩固开新局”专项监督检查,针对过渡期内存在的“了之”现象,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持续深化“八个了之”问题纠治,坚决防治精神懈怠、思想松劲、工作断档等思想行为,防止“歇歇脚、松松劲”现象发生。


  督查组针对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建议,敦促教育部门落实教育保障机制,严查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确保控辍保学动态“清零”;敦促卫健部门医疗保障机制落实,目前该县符合参保条件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77908人全部参保,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全县105个行政村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续约)服务77908人。确保主要帮扶政策、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在这里每天工作多少小时?每月工资多少?家里主要经济来源有什么?”在该县扶贫车间之一的宏顺电子厂,督查组与正在上班的易地搬迁脱贫户左风琴展开交流。


  “我在厂里每天工作9小时,计件算工资,做得多工资得多点,我做了三年多了,是熟工,每月可以拿到三千多。”左风琴回答道,“丈夫在县城周边做泥水工,正常每个月也有四五千收入,安置房就在电子厂附近,小孩也在安置点附近的学校就读,很方便。”


  该县纪委监委开展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全面了解易地搬迁户的政策享受情况和生产生活情况,敦促住建、发改、人社等部门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及相关配套机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搬得来、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在全县脱贫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残疾人家庭、边缘户等对象中开展2021年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摸底调查,全县共上报危房改造对象126户,将采取租借、修缮、新建等方式加以解决。当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6个,易地扶贫搬迁3357户,全部落实落细帮扶政策和就近入学、就近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党员之家等关心关爱体制机制到位,有效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围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监督内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4次,对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敷衍塞责等行为,开展约谈提醒146人次,立案扶贫领域15件15人,以监督执纪问责护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凌云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