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别样风景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9日 10:44 打印

  85年前,一支蜿蜒的队伍战胜敌人的围追堵截、险恶的雪山草地,跋涉万水千山,以胜利者的姿态到达陕北根据地,队伍当中,有一个群体的故事牢牢吸引了我的视线,她们就是追随红一方面军踏上征途的32名红军女战士。

 

  1934年9月中旬,主持中央工作的博古将中央组织局主任李维汉向中央妇女部下达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发动苏区妇女做二十万双草鞋、缝制十万条米袋子;二是草拟一份随军转移的妇女名单。


  随后,中央妇女部部长李坚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经过当时中央的反复筛选、斟酌,最后确定的名额共有33人,其中包括李坚真提供的名单中体检合格的危秀英、王泉媛、刘彩香等17位妇女干部,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和中央直属机关女干部蔡畅、邓颖超、贺子珍等10人,还有总政决定的6名女干部。


  据李坚真回忆,还有一位不记得姓名的兴国人也在其中之列。她随部队转移到湘南后,组织上派她护送伤员到江西游击区,之后没了音讯,没能走完长征全过程,所以很少被人提及。所以,跟随红一方面军走上长征路的女红军实为32人,我们常说的“三十女杰”仅为概数。


  1935年8月,红军开始进入大草地。天气变化无常、所带干粮不足、明河暗沟交织……在女红军眼里,这是一望无际、暗藏杀机的大草地。大草地里行军到最后,干粮袋已经空了,野菜也被前面经过的部队采摘得所剩无几,河沟里流淌着有毒的水,大家已经精疲力尽,腿脚发软,有的战士甚至找到一块坚实的草地坐下来以后,就再也不想起来了。


  蔡畅看到这种情况后,坐到大家中间,用她特有的嗓音唱起了她最喜欢的《马赛曲》,旋律豪迈、雄浑。长征路上,蔡畅不知道唱了多少遍这首歌。有时是唱给自己,增强坚定的信念;有时是唱给战士们,给他们力量和信心。在泸定桥头,为了鼓舞士气,蔡畅带领女战士们,为强渡大渡河和战士高昂大声地唱起这首歌。


  艰苦的环境、紧急的敌情、极缺的粮食药品……二万五千里的千难万险,远不能以寥寥数句述清。


  在她们当中,贺子珍以血肉之躯为伤员遮挡了炮弹,也经历了生育和别子的痛楚。邓颖超在担架和马背上,以顽强的意志承载着重病之躯体,提到这段历史,她总是谦虚地说:“我虽然是长征过来的,可是不能算长征时的女战士。”


  康克清是长征开始前,唯一指挥过军队与敌作战的女性,当别人泪流满面地会议这段历史的时候,她却对美国记者海伦·斯诺说,长征对我来说就像在野外散步一样。


  李坚真带领干部休养连,一路抵抗敌人的突袭前进,一路扩红和筹粮;带领民运队,救护了数不清的红军战士。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她锻造成了钢铁般的女战士。


  ……


  走上长征的女人们,她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蔡畅、邓颖超、刘英、金维映等,她们出身于较富裕的家庭,曾不用为吃饭穿衣而愁眉,家里还有钱送上学堂,她们之所以参加革命,大多是因为她们对革命本身的认识,对封建制度的抵制,自愿投身革命洪流,为信仰而披荆斩棘。而邓六金、钟月林、刘彩香、李坚真等,她们则是因为逃避封建家庭的束缚,闯进革命队伍中来,在队伍中学习文化,在斗争中磨炼意志,并得到切身利益。


  这32位不凡的女性,虽然参加革命的初衷和基础不同,但她们投入革命的热情和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是一样的。在那个封建桎梏的年代,在那些生死存亡的关头,她们的形象不仅仅代表了她们自己,而是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寻求解放的中国妇女,她们坚定不移、追求自我、一往无前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后辈。


  如果说,长征是一部史诗、一幅画卷、一首催人奋进的壮歌。那么,经历过长征的女战士则是诗中的灵魂、画中的神采、歌中跃动的音符。岁月洗礼,她们的身影离我们远去,但她们留下的执着、坚韧、乐观的长征精神,将不断地激励我们前行。(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