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黎洁霜:忠贞不渝 视死如归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林志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4日 17:30 打印

  在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每年清明节前后,就会有很多人赶往那里,瞻仰黎洁霜、黎琦新烈士故居,学习她们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黎洁霜(1918.5—1949.11),原名黎琦清,梧州市龙圩区龙圩镇林水村人,1949年11月被国民党特务枪杀,革命烈士。其胞妹黎琦新(1922—1940),中共党员,新四军干部,1940年牺牲,革命烈士。


  家庭条件优越,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参加革命。黎洁霜出生于一个工商业兼地主的比较富裕家庭,但后来黎洁霜与其胞妹却都选择参加革命。黎洁霜在梧州读初中时,受到冯培兰、侯甸等进步教师的指导,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1936年春,黎洁霜抱着满怀抗日救国激情到南宁中学军训地接受看护训练。同年6月,在南宁参加第一届广西学习军,到城乡各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加入进步组织,追寻抗日救国之路。1936年秋,黎洁霜考入广西大学附中读高中。这时,她参加进步组织“广西大学读书会”,结识不少进步同学,经常和他们讨论如何抗日、如何争取革命胜利等问题。“西安事变”爆发后,她参加了梧州学生在中共党员的领导下举行的“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火炬游行,因此,遭到学校无理的留级处分。抗战全面爆发后,黎洁霜本欲随桂军北上抗日,无奈遭到母亲强力阻挠,未能成行,但黎洁霜并未就此放弃,而是参加“梧州救国话剧社”,积极宣传抗日,还曾担任话剧《放下你的鞭子》中的女主角。1939年春,黎洁霜随其兄黎超贤和中山大学老师梁晨到香港筹办抗日报纸。办报未成,她继续留港寻求抗日救国之路。白天在工厂做工,晚上在工人夜校当教员,并在香港报纸发表诗歌,揭露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


  被捕入狱,拒绝利诱、不屈威逼。在香港期间,黎洁霜与爱国青年王振华相识、相恋。1940年秋,王振华赴重庆任《新蜀报》记者,黎洁霜到贵县中学任语文教师。1941年秋,黎洁霜进入四川江津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读书。同年12月,王振华因坚持抗日主张而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查抄时,发现王振华的箱子里有黎洁霜的信件与相片,将正在读书的黎洁霜也逮捕。为了和王振华见面,黎洁霜声称自己已和王振华结婚,特务就将她与王振华一起被关押进了重庆国民党兵工署监狱,后来被转押到息烽监狱。在息烽监狱,黎洁霜结识了共产党员张露萍、徐林侠等人,并成为她们的密友。对于黎洁霜、王振华两人,因为他们的文化比较高,特务们起初想软化他们,为其效劳。于是,搞了个所谓的重犯王振华不用戴脚镣,牢房门不上锁,在小范围内可以自由活动,实则想让他帮监视监狱的共产党员。黎洁霜则被封为女牢室长,负责监视同室“女犯”的情况。王振华、黎洁霜识破了特务的阴谋,严词拒绝。黎洁霜对同室女难友说:“你们放心,我是同王振华共患难的,不是向敌人打小报告害人的。”敌人见软的不行,就决定来硬的,对他们施以酷刑,他们意志坚定,虽然浑身上下被敌人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半点党的秘密。


  只要写悔过书就能出去,但她当场拒绝。1946年7月,黎洁霜、王振华等70余人转囚到重庆白公馆监狱。在狱中,黎洁霜与王振华结为伉俪,同囚于楼下重犯二室旁边的一间狭小、阴暗、潮湿的牢房里。1947年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王小华。1949年生下小儿子王幼华。黎洁霜生小华后不久,身体非常虚弱,没奶给孩子吃,就搅糨糊喂孩子。徐远举(特务头子)见有机可乘,便对她说:“你刚生了孩子,只要写一份悔过书,就可以取保出去。”黎洁霜当场拒绝。


  不是共产党员,却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活动。黎洁霜不是共产党员,但长年的牢狱生活,和牢狱里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朝夕相处,她决定以共产党人为榜样,愿为革命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了抗议敌人10月28日在大坪公开枪杀革命志士,监狱党支部组织了两天的绝食斗争,黎洁霜夫妇也参加了此次斗争。黎洁霜还以“锋芒”的笔名在狱中墙报上发表文章。1949年10月,黎洁霜夫妇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不顾危险,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转述给不能放风的共产党员罗广斌(《红岩》作者之一)、陈然等同志。


  黎明前夕,壮烈牺牲。1949年11月27日,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的300多人开始大屠杀。下午4时,屠杀“政治犯”的计划开始,敌人将黎洁霜和王振华都铐上手铐,夫妻俩各抱着一个孩子。他们一边走,一边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两岁多的王小华一到刑场,看到凶神恶煞的刽子手,吓得大哭起叫:“妈妈!我怕!我怕!”黎洁霜回过头对刽子手杨进兴(白公馆看守所所长)说,“你们多打我几枪!把孩子放了。”但杨进兴却说:“将孩子一起打死,斩草除根!”当着他们的面,一个特务用刀戳死小华,另一个特务用手卡死幼华。黎洁霜夫妇俩悲痛欲绝地想冲上去跟特务拼命,但都被特务开枪射杀。


  1950年1月重庆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所制的《被难人士登记表》《名册》和《传略》等材料对这对夫妇作了最后的记录:“王振华、黎洁霜,狱中生活很清苦,身体坏,但很勤劳,常常帮助有病的难友洗衣服和做其他工作,尤其最近一年多,已经完全接受了共产党的思想和主张。(1949年)‘一一·二七’临难时,高呼的是‘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


  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档案中记录着这对狱中夫妻的情况,其中对黎洁霜的记录是:“黎洁霜,广西人,托派。王的爱人,狱内表现坚决。带着两个小孩,又有病,生活凄苦,但未屈服过。”


  牺牲时,黎洁霜31岁,丈夫王振华40岁,长子王小华两岁多,次子王幼华才几个月大。


  1983年10月1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黎洁霜、王振华为革命烈士。


  刽子手、白公馆看守所所长杨进兴,重庆解放后,1955年被捕,1958年5月16日于重庆被依法执行枪决。(梧州市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