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学习《习近平用典》(第三辑)体会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15:01 打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不断奋进万里长河之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要求党员干部“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


  《习近平用典》第三辑(马克思主义经典篇)选取了近百则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对其现实意义和背景义理进行解读和阐释,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系列讲话、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表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修养和理论品格。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2014年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引用的三句话:“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


  这三句话分别出自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初稿,以及恩格斯为1891年版《法兰西内战》撰写的导言。《法兰西内战》是1871年马克思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所撰写的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革命问题致欧洲和美国全体会员的宣言。


  在宣言中,马克思揭露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在普法战争中的投降卖国政策,阐述了巴黎公社革命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总结了巴黎公社的战斗历程和经验,阐发了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由各公社选举它们的行政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使得“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因而“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避免“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


  1891年,为了纪念巴黎公社20周年,德国《前进报》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内战》德文第三版(纪念版)。恩格斯重新校订译文,并为该版撰写导言,在导言中高度评价了公社在规范政府设置和公职人员方面的系列措施。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俄共(布)作为执政党,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以应对“社会公仆”退化为“社会主人”的风险。党内监督方面,俄共(布)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群众监督方面,建立非党工农代表会议制度、公职人员报告制度等;法律监督方面,设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力求监督程序合法化。监督体系的建立,有力打击了腐败行为,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三句话,正是为了强调监督对于权力运行的重要意义。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可以说,没有健全的制度,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腐败就难以得到根本遏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入手,坚持标本兼治,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监督之网越织越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真正实现了对权力的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权力监督是政治生活的永恒课题,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在以往经验和探索基础上,继续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习近平用典》第三辑,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穿越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明依然激励着人们为事业而忘我、为人民而无我、为大我而舍弃小我,以不懈努力投身伟大革命,在奋斗中实现价值、收获光荣。(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