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熄灭的火种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1日 09:43 打印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2019年5月20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故事让我感动。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突然对河北邯郸西部山区的一个村庄扫荡,村里的孩子们正在追逐玩耍,日军一下就把村子包围了,好几个正在开会的区委干部来不及走脱,被困在村子里,混在乡亲们当中。

 

  这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村子,全村有1000多个孩子。日军选中了突破口,他们拿出糖果,一个一个分给小孩,让他们指认不是村里的人。令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个小孩接糖。日本人把小孩攥紧的手掰开,把糖硬塞进去,小孩的手像推火炭一样把糖推出来,又重新紧紧攥住,日军的糖掉在了满是灰土的地上。


  几十年过去,有人问当年其中一个孩子:“你们咋这么大胆?真的一点不害怕?”这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回答:“谁也不是铜浇铁打的,咋不怕?可那糖不能接,一接,就成汉奸了。”


  在支起来的机枪和塞过来的糖果面前,在狂吠的狼狗和上膛的三八大盖面前,孩子们推开的是诱骗的糖果、投降的屈辱,攥紧的是抗日的火种、胜利的希望。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积蓄在生命中的火种。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关键,就是激发这些火种,点燃它,民族就不会堕落,更不会被侵略者征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很多历史画面,让我感受到“火种”的强大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高高地举起了真理的火炬,那是信仰的火种。


  南昌起义后,部队在广东遭遇挫折,濒临解散危机,朱德号召“要革命的跟我走”,为困境中的队伍指明了出路,这支队伍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基础,那是革命的火种。


  井冈山时期,党内弥漫着革命悲观情绪,毛主席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力地回击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那是希望的火种。


  延安时期,毛主席在油灯下写就了《矛盾论》《实践论》等光辉著作,指引着人民奔向胜利的前方,那是力量的火种。


  但是,革命道路并非坦途,漫长的严冬也曾让火种濒临覆灭,面对敌人的追剿围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我看到了“红军战士志气大,一切困难都不怕”的慷慨,看到了“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的乐观,看到了“何如参加红军去,拼得热血换幸福”的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正是先辈们的牺牲化成了无数颗火种,才让旧中国浴火重生,换来今天可爱中国的灯火璀璨、万家团圆。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中有一段展望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话:“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我们新时代的航船,富有婴儿初生般的希望,正迎着朝日,载着薪火之种,破浪前行,在新征程新奋斗中作出更大贡献!(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