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充分发挥“小纪委”作用 规范管理村集体资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彭娜 戴震华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30日 17:50 打印

  “还有10万块钱对不上呀!”近日,当象州县罗秀镇麦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督促某村屯,移交村集体资金及账目给新当选的村屯财务管理小组时,发现账目对不上,便向该村小组长提出质疑。小组长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最终露出破绽。麦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随后将问题线索反映给了该镇纪委。

 

  今年以来,象州县纪委监委与县委组织部、民政局联合制定推行了村屯财务管理制度,在112个行政村、1200多个自然屯推选出了财务管理小组。小组选出来后,由于涉及的面广、资金多而乱,该如何清账和移交是竖在象州县纪委监委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

 

  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小纪委”的职能作用至关重要。象州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莫卫平表示,“让各村务监督委员参与到村屯财务管理小组账务梳理排查工作中来,压实责任,严防松劲懈怠。从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组织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在监督村屯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该监督什么?该怎样监督?”在村屯财务管理小组账务梳理排查工作启动前,象州县纪委监委组织了全县112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进行了一次集中的“充电”,从政策解读、规范报账流程、风险防范等多方面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能力。

  

  培训是基础,实战是核心。“我们让村务监督委员参与到村屯财务管理小组账务梳理排查工作中来就是培训后,参加的一次实战。”象州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清账不知道,一清吓一跳呀!”“以前我们都不懂,原来我们村还有这么大的一笔集体资金!”象州县中平镇谢官村委下廷岭村成立了财务管理小组后,村务监督委员会与财务管理小组在清理账目时发现,下廷岭村应该有一笔3.5万元的发包林地承包金,但前任村小组长韦某某却迟迟不肯交出。谢官村村监委几次上门,向韦某某进行利弊分析,最终韦某某将集体资金移交给新任管理小组。

 

  今年以来,全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村集体资金监督事项230多项,发现并督促问题整改50多个,向村“两委”、乡镇党委、纪委提供意见建议28条,移交问题线索10条。(来宾市象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