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县强化“靠前监督”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走深走实
“你们还没有对社有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也没有建立社有资产流失的相应责任追究制度。”“这些项目都没有经过公开招投标,个别‘地头冷库’项目没有发挥效益作用。”……
近日,东兰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一针见血地指出该县供销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发出工作提醒函,提出明确整改要求。
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河池市纪委监委及全区有关工作部署会议精神,通过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紧盯全县供销系统政治建设、监督制约、社有资产流失、资金管理使用等4个方面20项重点内容,精准监督、靠前监督,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我们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同县供销合作社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严格工作要求,有效督促县供销社各基层社、直属各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积极作为,抓紧抓实抓细专项治理工作。”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韦鹏程介绍说,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主动监督、靠前监督,以强有力的监督保障了全县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为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专项治理工作格局,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和巡察办的“室组巡”联动监督作用,整合党风政风监督室、案管室、信访室、派驻纪检组及县委巡察办工作人员等监督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采用专班督查和内部自查的方式,对历年来收到群众反映的县供销合作社系统问题线索进行大摸排、大起底。工作专班同步督促县供销合作社抓好与各基层单位、直属企业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同向发力,对照工作职责和政策规定,梳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查找廉政风险点,列出重点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确保专项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群众是最强的监督力量,千千万万的群众,就像无处不在的“探头”。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廉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大专项整治宣传力度,主动向社会公布举报方式,动员群众参与监督,拓展问题线索来源渠道。对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优先处置、快查快办”,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截至目前,共收到群众举报问题线索7件,了结6件,提醒谈话4人,诫勉谈话1人,正在核查1件。
“我们严格执行工作情况月报制度,要求供销系统、专项治理督查组及时收集、整合、汇总相关问题线索,并在每个月规定的时限内,统一报送党风政风监督室汇总,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问题线索督办查处。”该县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开展监督检查4次,发现问题9个,制发整改提醒函1份。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该县供销系统上下联动,同向发力,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开展以案促改等举措,进一步堵塞了制度漏洞。截至目前,该县供销系统自查自纠发现问题64条,并全面开展了整改工作,清退违规资金3万多元,健全完善制度机制16项,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促改1次。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下发问题整改工作提醒函,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被整改单位把‘改’字贯穿始终,以解决问题的实效确保专项治理落到实处。”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叶柳艳表示,纪检监察力量将持续下沉一线进行跟踪督导,实时跟进整改进展情况,形成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整改监督链条,推动专项治理向常态化日常监督转变,进一步推进供销系统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坝。(东兰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