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县强化监督拧紧农村饮水“安全阀”为乡村振兴 注入“源头活水”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石喜兰 陈光科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6日 17:26 打印

  “建了集体水柜、安装净化设备后,现在的水质比以前好多了,我们都是直接饮用,以后再也不愁没有水喝了……”9月14日,河池市天峨县纪委监委饮水安全专项监督“回头看”工作组到坡结乡尧山村九洞屯走访,队长蒙泽相高兴地说。

 

  天峨县,地处广西丘陵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针对大石山区缺水少水现状,该县先后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农村饮水等项目,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吃水难题。但是,供水不稳定、水质不达标等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制约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和奔小康路上的“绊脚石”。

 

  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事业快速发展,成为天峨县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的重点工作。

 

天峨县纪委监委第二检查室干部到八腊瑶族乡老鹏村姚家洞屯检查水柜建设及补贴资金发放情况。(韦彩益/摄)

 

  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县水利局及时出台《天峨县饮水安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聚焦饮水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过程、验收过程、资金使用过程等易发多发的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历年建设的农村饮水工程进行大起底大排查,摸清底数,重点排查存在季节性缺水、水质不达标、工程管护不到位、不能正常运行的饮水工程,确保群众能喝上“放心水”。

 

  “我们对2016年以来全县实施的387处饮水安全项目进行查证,主要是看前期工作是否严格履行基础设施建设程序,项目立项批复是否符合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施工单位是否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资质要求。”该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黄长鸿说。针对检查发现的“饮水工程验收管理”“项目资金使用”“工程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12个问题,县水利局按照县纪委监委的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建立整改清单,逐项抓好整改落实。

 

  为推动全县农村饮水工程后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该县纪委监委把监督重点从“重建设”向“重管理”转移,协调、督促水利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三项制度”和“三个责任”,出台《天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方案》《加快建立健全天峨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等,落实饮水工程后期维修养护资金,明确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运行管理责任,做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

 

天峨县岜暮乡公昌村用于人饮、产业发展以及基地灌溉的水柜,里面蓄满了水。(王明福/摄)

 

  “目前,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2.4%,自来水普及率达86.1%,供水保障率达95.34%,水质达标率达83.7%。”该县水利局局长莫洪利说。据统计,“十三五”至今,该县实施饮水安全工程1938处,对已建水柜配套净化消毒设施823处,水柜加盖457处,受益10.53万人。“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全县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程跟进监督,立案审查相关干部6名,约谈提醒干部38名。

 

  “不错,看到大家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我们也就放心了。”9月初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莫春文带领饮水安全专项监督“回头看”工作组在部分乡镇和村屯走访时发现,以往饮水困难的村屯,如今都建起了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家庭水柜,并升级改造管网,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还配套净化消毒设施,群众对此赞不绝口。

 

  该县纪委监委持续强化饮水安全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建立稳定的安全供水机制,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长久保障。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再到喝好水的蝶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我们坚持在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水质达标情况和税费收缴管理等方面加强跟踪监督,查找并督促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让干净水、放心水润泽群众生活,流向百姓心间,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底色。”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主任韦兴昌表示。(天峨县纪委监委)

 

汩汩清水润民心,用上“安全水”后,天峨县向阳镇党隘村群众喜笑颜开。(韦德友/摄)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