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坚持严管厚爱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黄国钧 廖子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8日 15:01 打印

  “纪委监委的同志来为我澄清正名,心里感觉特别温暖,憋了一肚子的委屈一下就消散了。”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古盘村党支部书记覃家球在回想县纪委监委为他澄清正名的情景时坦言。


  今年3月初,该县纪委监委派出澄清正名工作小组来到古盘村召开党员大会,对群众反映覃家球“落实扶贫政策优亲厚友、侵犯党员权利”的失实举报问题进行澄清正名。


  思想包袱卸下了,覃家球干起工作来更有底气,信心也更足了。今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时,他被选民们推选为县级人大代表。他还竭力为古盘村西岸屯争取到了奖励金额为200万元的设施完善型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以点带面改善村屯风貌。在他的带领下,古盘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预计年内收入将达18万元,排名全乡第一。在今年8月新冠疫情反弹时,覃家球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主动接送群众到乡里的疫苗接种点打疫苗,目前古盘村疫苗接种率达91%。


  “由于诬告的成本较低,不实举报给党员干部带来很大的心理包袱和困扰,既损害干部名誉,又挫伤工作积极性,甚至让他们感到心寒。”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表示,在坚持从严治党的同时,也要保护和支持遵规守纪、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做他们坚实的后盾。


  严惩腐败是担当,澄清正名更是担当。该县纪委监委精准处置问题线索,加强对问题线索的分析甄别,对反映不实或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情形,采取当面澄清、会议澄清、书面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积极消除负面影响,还清白者清白、为担当者担当,保护和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同时,该县用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和巡察中发现的党员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精准施用不同形态进行处理。五年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338人次。


  “对犯错误的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一棍打死’。既要严肃指出存在问题,也要摘下‘有色眼镜’,引导其在改过自新中创造新业绩,重新获得组织的认可和重用。”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让党员干部在感受严管的“尺度”时,也同样感受到厚爱的“温度”。


  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对受党纪政务处分人员进行回访教育的实施办法》,常态化开展跟踪回访工作,通过精准“把脉问诊”、回访“开方治病”,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态度,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促进党员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2019年7月,时任昭平镇党委委员董小红因工作失职失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当时还一度焦虑,担心被组织“放弃”。在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的开解下,她迅速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组织处分,回归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上,在工作上更勤勉更严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分管的扶贫工作各项指标均排名全县前列。在今年4月乡镇换届时,董小红因工作表现出色,被组织提名为该县樟木林镇镇长候选人,并在7月顺利当选。


  在干部选拔使用上,该县纪委监委还与组织部门积极会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对处分影响期满且积极改过自新、干出新业绩、符合任用使用条件的干部一视同仁,向县委推荐使用。(昭平县纪委监委)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