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有感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看到这里时,我不禁想起了那个只身一人行走在大山深处巡山护林的老党员韦显秋……
2018年,我还在县里宣传部门工作的时候,接到了去采访优秀党员韦显秋的任务。进到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我和电视台的记者们让韦显秋带我们走一次他每天巡山的路线。韦显秋巡护的片区约17公顷,只有一条窄窄的山路贯穿其中,来回走一圈16公里。
当时,天下着蒙蒙细雨,山路湿滑,我和几位记者多次滑倒,加上山里蚊虫叮咬,苦不堪言。韦显秋一边健步如飞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边跟我们讲述他的故事。
2002年,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韦片区老护林员退休,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急需新聘一名护林员。但护林员工资低、任务重,许多群众望而止步。
“那时去外面打工,一个月起码有1500元的工资。而在保护区里面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30元。但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一句铿锵的话语,道出了韦显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开启了韦显秋长达16年单调而艰辛的巡山护林工作。
1998年,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后,生活在保护区内的28个自然屯874户3300多名村民,由国家分期分批易地搬迁,安置到邻近的集镇上。然而,缺少文化技术不愿外出务工,或世代以伐木烧炭、焚山种植为生的村民,还是离不开大山。
当上护林员后,韦显秋禁止留守村民伐木烧炭,这无疑引发了众怒。于是,有人说要驱逐韦显秋,甚至有极端的村民在他巡山沿线的很多树上刻“杀”字,说要除掉他。更多的村民则是在红白喜事族群聚会时,有意疏远他。这在民风淳朴、外人罕至的边远村寨,无疑是最大的冷落。
但韦显秋把委屈藏在心里,每当有村民想伐木烧炭时,他都会竭力劝阻。巡山进村时,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山外有人知道保护区内有珍稀兰花,于是找到韦显秋,给他开出2万元一株的价格,被他回绝了。在国外,有人托人给他开出8000美元一株珍稀兰花的高价,当时这个价钱换算成人民币,足以让他在集镇上建一层80平方米带中等装修的楼房,但他毫不动心,坚定拒绝。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韦显秋巡山16年,一共行走了1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6次长征。
“我们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还在一天,我就会为国家把这片保护区守护好。”韦显秋的话语坚定有力,至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振聋发聩,从未敢忘。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那么我想,答案或许可以从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个像韦显秋这样的共产党员身上找到。他们心里面一直流淌和赓续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未变、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而今,作为一名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始终提醒自己要像韦显秋那样时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增强做人做事的志气、骨气、底气,赓续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同志负责,同一切违规违纪行为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环江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