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 照亮初心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刘梦云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3日 16:45 打印

        2021年6月16日,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笔者阅读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谈几点粗浅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要有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要有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要有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出版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500多年的求索历程。风风雨雨来时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是在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中外变局中攻坚克难、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历史视野观,更是对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出的要求。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毛泽东提出,要采用“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来研究党史,即“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中写道,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承了列宁开创的事业,进行了巩固和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性探索,既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是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领导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竟然在很短时间内倾覆瓦解,既有现实的直接的原因,也有历史的长期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从现实原因看,正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推行的错误路线,使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为关键的是苏联共产党本身除了问题,最终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1991年6月,在作为调查对象的苏联党政要员中,有76.7%的人主张实行资本主义,说明了当时苏共高级干部蜕化变质的程度。


        从历史原因看,是苏东国家领导人长期以来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僵化地对待社会主义。苏东国家一些领导人把坚持党的领导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对立起来,党内长期缺乏长期放松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政治上蜕化变质,党的干部特殊化和腐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曾借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幽灵”的比喻:“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如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也在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剧变那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变化中倒塌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失败了,那社会主义实践就可能又要长期在黑暗中徘徊了,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了。”


        中国取得今日之成就、发生历史性巨变,正是因为选择走符合国情的道路,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学习苏联经验,但在实践中我们党很快就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思考,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党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集体智慧。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投身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不断“擦拭”初心,“保养”初心,以史为镜,照亮初心。(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