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史中汲取力量 在巡察中擦亮利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作为一名巡察干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自觉、联系巡察职能职责,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好党史,在巡察内涵定位上“明理”。所谓明理,就是对巡察职能职责的理解、理会、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作为一名巡察干部,我们要知道巡察工作是什么、干什么?巡什么?怎么巡?就是理解领会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和具体工作上。要准确把握“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十六字巡视工作方针,这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巡视巡察实践发展和确立的,也是我们巡察工作职责使命和总体目标。当前,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有的地方、一些领域问题还比较突出,腐败还没有完全遏制,不收手不收敛现象仍然存在,“四风”反弹隐患犹存,一些改头换面的隐性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必须牢牢把握和长期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这个生命线,始终坚持“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这个目标,把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树牢问题意识,坚持实事求是,精准客观全面地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推动解决问题。
学好党史,在巡察职能职责上“增信”。所谓增信,就是对巡察工作有信心、有信念、有信仰。巡察干部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真正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做好新时代巡察工作的智慧、力量和信心。巡察工作政治性高、政策性强、业务性强,巡察干部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准确把握巡察工作政治定位和政治要求,旗帜鲜明高擎巡察“利剑”,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增强信心深化政治巡察。巡察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才能对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对被巡察对象负责,在群众中树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良好巡察干部形象。要始终坚定党的政治信仰,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推动巡察工作的精神营养。
学好党史,在巡察政治责任上“崇德”。所谓崇德,就是对巡察事业怀有崇高政治品德、职业道德、传统美德。巡察干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侦察兵”,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崇高的政治品德,在工作过程中要锻造强硬的政治品质和使命担当,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充满熟人社会中做巡察工作,对每一个巡察干部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恪守公道正派职业道德,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以公心公正促公信,以正言正行扬正气。要弘扬传统美德,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明辨是非曲直,增强自我定力,锤炼道德品质,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学好党史,在巡察监督质效上“力行”。所谓力行,就是对巡察工作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善作善为。巡察机构作为党的政治机关,要牢牢守住政治监督根本定位,聚焦落实“两个维护”这一根本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实施“十四五”规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重点巡察;紧扣党中央惠民富民、共同富裕政策落实,紧盯权力运行、重点环节,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养老社保、生态环保、防灾救灾、安全生产、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和创新开展常规巡察、专题巡察、机动巡察,提级交叉巡察、上下联动巡察、大数据巡察,打好“组合拳”,不断创新符合实际的组织制度和工作形式。对权力较大、风险较多的地方和领域,有重大问题反映的,可以随时安排巡视,打破轮次限制,更加机动灵活,巡察过后还可以杀“回马枪”,增强巡察震慑力和实效性。要当好党和人民的“侦察兵”和“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一查到底,分类处理,发挥巡察震慑作用和遏制作用,以实实在在的巡察成效取信于民,用初心使命和担当作为书写巡察事业新篇章。(河池市纪委监委)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