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立田送枪,武装农民争解放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莫振妃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2日 12:23 打印

  三十四师从新浦源突围的第二天清晨。在新圩以南两公里的立田村,一大早,农民陆景日挑着粪箕,照例上后山去割牛草。他走到一片稀疏的栗树林中,就埋头割起草来。忽然,他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是两个背枪的人正朝他走来。

 

  “老表!是来割草的吗?”来人和气地问。

 

  陆景日顿时明白了,这是红军!几天前红军还在新圩打过仗,枪炮声他们村都听得清清楚楚。红军打土豪的事迹,全村也早已知道。

 

  “我是来割牛草的!”陆景日回答。

 

  “我们政委请你过去谈谈!”红军说。

 

  陆景日随同两个红军走到栗树林深处,只见树林下到处都躺着红军。林中的空地上,架着几堆步枪。原来这就是从新浦源突围出来,准备返回湘南打游击的三十四师部队。

 

  政委请他抽烟,很和气地询问了他的家庭和村子的情况。当政委得知立田这个自然村有四、五十户人家,都姓陆,大都是贫困农户,还蛮团结时,即和几个领导迅速交换意见,然后诚恳地对他说:“现在我们有件事情要找你们村的叔伯弟兄商量,你带我们去好吗?”

 

  陆景日很爽快地答应了。政委带着两个红军战士,随他进了村。这两个红军战士,每人身上都背着两条步枪。

 

  在自己家中,陆景日找来了小学教师,还有村中几个老前辈,加上陆景日自己,就是立田村的代表了。

 

  政委简单地谈了红军的性质和主张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从新浦源突围出来,部队减员,多余了几十条步枪。现在准备送给你们。条件是要保密,不要交给国民党,将来你们会用得着的!”说完,从两个红军手中接过两条枪,一支交给陆景月,一支交给小学教师,“就是这种步枪,这两支先送给你们!”

 

  枪!他们太需要枪了!从民国初年以来,军阀混战,土匪骚扰,农民迫切需要自卫的武器,大家没有想到,红军会送枪给他们,而且是几十条之多。大家听完以后都喜形于色,连声答应,不上交政府(指国民党政府),并热情邀请红军晚上进村来,军民一起吃一顿同心饭,顺便将枪送来。

 

  事情就这么商定了。

 

  对于立田村,一次得到几十条枪,确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中午,外出劳动的人一回来,立即传遍了全村。全村沸腾了,大家自觉行动起来。妇女们立即用箩筐淘米,大锅煮饭,又烧了茶水,由青年人送上山去请红军吃。男人们杀翻两头猪,大块切肉,焖得熟了,准备晚上吃同心饭。

 

  这天,正是旧历十月下旬,天气晴和。傍晚,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村后的坪地上。不久,红军从山上下来了,当即受到全村群众的热情欢迎。红军把几十条枪架在坪地的中央,政委站到一条凳子上,热情地对大家说:“我们红军是专门打土豪、打反动派的,是工人、农民自己的队伍。几天以前,红军还在新圩打过仗,大家都是知道的。现在我们这支队伍从新浦源出来,路过贵村,由于沿途打仗,一些同志牺牲了,一些同志受伤了,多余了几十条枪。”政委指着架在坪前上的步枪,高声说:“今天上午和你们村的代表商量了,一起送给你们!”

 

  小学教师带头鼓掌。当时还不习惯鼓掌的农民,停了一会,才醒悟过来,大家跟着鼓掌,全场随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些枪支是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政委说到这里,眼睛开始湿润了,“希望大家务必要保存好这批枪支,不要落到反动派的手中。要用这批枪武装自己,保卫农民的利益。总有一天,你们会和红军一样,用这批枪来争取自己的解放!”

 

  在喝了同心酒,吃了饭之后,在满天繁星之下,红军向湘南出发了。

 

  最后一支红军离开了新圩地域。红军走了,但是,红军英勇战斗的精神,红军严明的群众纪律,红军打土豪的实际行动,却像一座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群众的心间。

 

  历史果然像政委说的那样,“总有一天,你们会和红军一样,用这批枪来争取自己的解放!”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立田村农民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起用了这批枪支,成立抗日武装,活跃在新圩一带,打击日寇,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地下党领导了全州、灌阳武装起义。农民又用这些枪,组成了游击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全村65户266人,每两户就有一人参军,每10户就有一个烈士。全村的成年人几乎都是支援游击战争的积极分子。敌人无法,就将游击队家属和积极分子12人抓去坐牢,还纵火烧毁房屋27间,企图压服这个村。但全村群众并没有被敌人吓倒,他们坚持斗争,经过两年半的奋战,终于迎来了解放。(灌阳县纪委监委  摘自汪记雨、黄汉星、韦民《突破湘江》)

编辑:莫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