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党史之眼看反腐,不断增强反腐的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对历史的学习,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的学习,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以史明镜、以史明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既是一部革命史,也是一部建设史,更是一部反腐史。从1926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反贪污腐化的文件——《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到1927年党的五大选举产生了党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再到1932年处决了贪污财物的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反腐在革命的高潮中从未落幕,而是延续至今。
1949年,毛主席在西柏坡村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告诫:“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主席号召全党必须警惕党内的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党员干部如毛主席所言,经受住了革命考验,但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新的腐败现象随之发生。为此,1950年党中央接连开展整风运动、“三反”“五反”“新三反”和整党运动,1951年,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更是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反腐第一案。对此,毛主席指出:“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开始变得日益严重,相当部分党员干部经受不住物质诱惑,陷入了腐败的圈子中。党中央先后颁布了多部党内法规,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行为进行规范,并进一步构建完善相关廉政制度。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铿锵有力的发言更是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在反腐败问题上,中央是有决心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长治久安。反腐败就是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决不姑息手软;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治“四风”为抓手,全面推进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此段时期,查处贪官之多、涉及领域之广、行动密度之大、问责力度之强前所未有,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西安碑林里,曾刻录一段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既是对为官者的最好告诫,也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遵守的准则。以史为镜,昭示未来。反腐败斗争仍将继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着党和人的重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史爱党,学史爱国,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革命先烈“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大无畏精神为榜样,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工信局纪检监察组)
编辑:劳宛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