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学习百年党史,从对党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正当其时,很是必要。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3名党代表的“星星之火”,到今天遍布神州大地的9千多万名共产党员的“燎原之势”,当年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的那艘小小红船,到今天已经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百年征途,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高光的背后是我们党始终从严治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翻开党史这本“教科书”,历史长河滚滚而来。在长征中,红军失去了根据地的依托,即便困难重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军风、严格的军纪。一首《红军纪律歌》在红军指战员中广为传唱,也是红军纪律严明的见证。解放战争辽西战役时,解放军驻扎在锦州苹果园,面对苹果树上的累累果实,饥渴又疲惫的战士们却只是坐在苹果树下休息,无一人去拿苹果。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建设新中国不畏艰苦,把荒岛变成了宝岛的谷文昌;清廉为官,为治理兰考县“三害”鞠躬尽瘁的焦裕禄;两袖清风,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你退后,让我来”的排雷战士杜富国······百年激荡的红色篇章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先锋队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始终为民。
身处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惧艰难险阻、勇攀高峰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员干部绝不能安于享受太平盛世,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要求自己,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于律己,不能丢掉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奋进新时代,跨步新征程,革命传统、革命精神不可忘,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勤者政之要,廉者政之本。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争当表率,做好自身建设。要注重“勤”“廉”建设,带头奋斗,带头廉洁。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扛起责任、脚踏实地加油干。要守住节俭朴素这个传家宝,时刻警醒自己,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擦亮眼睛,管好“身边人”,手莫乱伸,盯紧征地搬迁、民生建设、重点项目等重点领域,敢于亮剑,守护好群众的“奶酪”,取信于民。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可歌可泣的先辈先烈犹如浪花朵朵,不胜枚举。各基层党支部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既要抓好正面教育,以先辈先烈为镜,对照找差距,强化责任感使命感,也要抓好反面警示教育,要以反面典型为戒,防微杜渐,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磨刀不误砍柴工,党员领导干部要舍得在党史学习上花精力,下真功夫,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练就更高本领,锤炼过硬作风,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心无旁骛在基层扎根,为党和人民做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年峥嵘岁月,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惊涛骇浪,都沉淀着无数的宝贵经验,我们要从党史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智慧力量,不惧风雨,不畏前行,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信念,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发展大局,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担当实干的壮丽篇章。(北海市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