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逆境中转折,从困境中突围,从绝境中奋起——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里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沉浸书中,我的心灵接受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净化洗礼。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扛起为时代、为人民奉献青春和汗水的责任,永葆一颗赤诚之心,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我深以为然,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学习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从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忠诚履责,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才能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记得2020年9月,我来到南宁市纪委监委工作不久,刚刚熟悉纪委工作的流程,就开始承办案件,第一次谈话的情景历历在目。虽然在谈话前做了功课,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经历过实践。当时一走进谈话室,我就紧张的手脚发抖,眼睛也不敢直视谈话对象,我的气场完全被谈话对象压制,谈话刚开始不久就遇到了瓶颈,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同事把我换出去以后,我呆呆地站在楼梯台阶上,整个人心情很低落,很自责,信心全无。
这时本室廖军副主任走了过来,还没等我开口,他就说“小黄啊,你还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的,但是在纪检监察这方面的理论功底方面还有所欠缺,平时要多看卷宗,多参与实践,多思考,面对失败不要灰心,干好纪检监察工作贵在持之以恒、贵在用心,来,我和你重新来研究一下对策,看从哪个方面寻求突破。”廖军副主任的一席话才使我重新振作了起来,我们重新研究了举报人的举报内容,重新商讨了谈话技巧。再次走进谈话室,我信心剧增,按照廖副主任教的思路和方法,我调整好状态,再次上“战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10个小时的“无硝烟的战场”上终于夺得了胜利,被谈话对象主动交代了违纪事实,正如同事说的,做一名纪检人是累并快乐着。
在市纪委监委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纪检监察工作的不易,办理案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常面对困难、挑战与艰辛,失败时也质疑过自己,委屈时也想过放弃。每当思想上出现“滑坡”,这个时候都会想起母亲送给我的一句话:“做事要有始有终,做人要清清白白。”这句话犹如一剂良药,在我思想即将透支的情况下让我“满血归来”。
有同事和我说过“你每天都看起来精神抖擞的样子”,我就很想和她说说革命烈士杨靖宇的故事。他21岁参加革命,1940年年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与他相比,我们面临的问题又算得了什么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所说“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是啊!我们党在百年浴血奋斗中,无数次从逆境中转折,从困境中突围,从绝境中奋起,那波澜壮阔的画卷,那惊心动魄的场景,那肝肠寸断的牺牲,无不警示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
作为一名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要像革命先辈一样,敢于从逆境中转折,从困境中突围,从绝境中奋起,以无悔的青春书写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的壮丽篇章!(南宁市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