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 | 胡炳瑞:舌战县太爷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陆川有一位身材魁梧,专挑纸、笔、墨走村串户叫卖,却受穷苦百姓尊敬的青年卖货郎,他就是中共地下陆川县委农民部长——胡炳瑞。
胡炳瑞是大桥乡旱塘村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协助党组织在旱塘、平山坡秘密建立劳农会组织;并协助李耿、罗英寿创办了陆川地下党《劳农报》《什锦报》;1934年领导农民进行“二五减租”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35年领导劳农会进行反“族规”“族权”的斗争和“秋收斗争”。
陆川的农民革命不断发展壮大,曾震惊了广西当局的反动军阀白崇禧。1935年冬,国民党陆川县府发出通缉令,要悬重赏捉拿胡炳瑞及地下党一大批领导干部。陆川从南到北,到处弥漫着白色恐怖的气氛。许多同志劝胡炳瑞暂时躲避一段时间,可是他婉言谢绝。他一方面安排暴露身份的同志转移,一方面布置身份不暴露的同志开展工作,日夜忙碌。
1935年12月16日,胡炳瑞去陆城联系工作时,被国民党乡长龙武球发现,密告国民党副县长曾加湘,其即令警长李敬昆,带领10多个便衣警察前来追捕,由于敌众我寡,胡炳瑞在城南门口的布告牌处被捕。
胡炳瑞入狱后,反动派重金诱降不成,便进行严刑拷打。但坚贞不屈的胡炳瑞始终保守党的机密,不向反动派低头。
国民党县长林京华更是咆哮如雷,要亲自审问胡炳瑞。林京华摆出一副县太爷的架势,质问胡炳瑞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共产党有什么好?胡炳瑞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看你们国民党反动派祸国殃民,故此,我就加入共产党致力于革命,推翻你们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挽救国家,挽救人民!”林京华气得翘起胡子拍案说:“你还不知罪?你是共产党员,快快说出陆川有多少共产党,可以给你赦罪,免你一死,否则,马上把你枪决。”
胡炳瑞打趣地慢慢说:“陆川有多少共产党员是很难估计的。据说,600双毫银,每双毫银可找换50个铜元,总起来有多少个铜元就有多少个共产党员。”稍停,胡炳瑞又继续说:“共产党员干革命是不怕死的,怕死就不干革命,你用什么枪决来威胁是吓不倒一个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的,你杀了一个共产党员还有千百万个共产党员……”这时,国民党县长惊怒交集,连骂带问:“你顽固不化,该死。究竟陆川县城附近有多少个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群众?听说你们要暴动,什么时候暴动,暴动的计划如何?”胡炳瑞想了一想幽默地说:“陆城附近有多少个共产党员和党的群众吗?劳动的是,戴笠帽穿草鞋的是,走路的是,站着的也是。只有白吃睡着的不是,撑雨伞坐轿的不是,闲坐收租的不是。至于什么时候暴动嘛,共产党的机密不容易知道,共产党的行动就如疾风闪电,一动就像猛虎擒羊!也许现在没有暴动,也许将来暴动,也许很快暴动,这些事情我个人是很难推测的。”
胡炳瑞的反驳和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色厉内荏的敌人。县太爷林京华满口污言、恼羞成怒离去。胡炳瑞面对县太爷的背影,蔑视地微笑着。1936年春的一天上午十时,胡炳瑞手戴镣链,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昂首阔步,浩气昂然,迈步登上残酷的刑场。他面对可耻的歹徒,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一定要倒下去!”高呼:“中国共产党一定要站起来!”“共产党万岁!”随即敌人射出了罪恶的子弹。年仅31岁的陆川农运旗手胡炳瑞英勇就义。(陆川县委党史办 陆川县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