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女红军狮子桥托儿 含泪踏征程
1934年,湘江战役进行到最激烈的阶段,红八军团和红九军团在两河镇古岭头被桂军咬住,两军交战难舍难分,最后在红五军团十三师的掩护下,才从古岭头艰难突围。
突围的红八军团后勤部队沿着上刘村经石脚盆天坑的路线前行,准备翻越天险仙人桥。而队伍中有两位身怀六甲的孕妇,一位是二十二师师长周子昆的爱人曾玉,另一位是名叫春花妹的女红军。当时春花妹的肚子已经大了,导致行动不便,在翻越天险仙人桥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春花妹动了胎气,肚子开始阵痛。
“不好,这是要临产了。不行,孩子你要坚持住啊,不能耽误部队行进。”春花妹摸着肚子说道。
尽管春花妹已经竭力隐忍,但一阵接一阵的阵痛让她寸步难行,豆大的汗珠也沿着下巴一滴一滴落下。春花妹的异样引起了曾玉的注意,同样怀孕的曾玉意识到春花妹是快要临产了,她连忙向周子昆报告商量解决办法。眼看着追兵越来越近,为了不影响正在急行军中的大部队,周子昆和曾玉只好用担架将春花妹带出了行进中的队伍。
像是上天垂怜一般,路边正好有一块巨石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稍加布置便可以成临时产房。春花妹被抬进去等待分娩,但由于胎位不正导致了难产,疼得她在草地上翻滚、大哭。
周子昆和曾玉在焦急的等候,但古岭头的枪炮声已经越来越近,敌人就快追上来了,继续拖延就会很危险。
“现在负责断后堵截敌人的是哪个部队?”周子昆问道。
“报告师长,是红五军团十三师部队。”警卫员回答道。
“好!你马上去报告红五军团十三师师长陈伯钧,目前有一位女红军正在生产,请他务必顶住!”周子昆将身边警卫员派去传达消息。
陈伯钧收到消息后立即表示:“没有问题,一定保证她平安生产!”并立即命令后备团的战士勇猛阻击。
“师长!我们已经牺牲很多战士了,为了一个孩子难道我们要牺牲更多的战士吗?”战士们十分不解。
“我们今天打仗,不就是为了孩子吗?不就是为了他们的明天吗?”陈伯钧语重心长地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到三公里外的砖瓦岭战斗空前激烈,每拖延一分钟,战士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威胁。
“哇……”临时产房终于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啼,孩子终于落地了,是个男孩。此时的红五军团十三师部队已经在前线抵挡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传来女红军已经安全生产的消息,这才撤下火线。
孩子和昏迷不醒的春花妹被担架抬着,随着后卫部队赶往石塘。经过连夜行军,12月1日上午,春花妹一行人来到了石塘圩,并在狮子桥休息整顿。
“春花妹,我知道孩子刚出生这样说不合适,但我必须告诉你,这个孩子不能跟着部队。”周子昆说道。
“他父亲正在前方流血,还不知道他的孩子是个什么模样,这样送人于心何忍?”春花妹眼含热泪地说。
正在犹豫之际,前方又传来中央军委催促尽快过江的电令。即便有再多的不舍,但为了党,为了理想和信念,春花妹只能找了一块破布,流着泪将孩子包好,塞了一封信和十块银圆,在石塘圩找愿意收养孩子的乡亲。
由于当时桂系的反动宣传,很多人虽然想收养这个孩子但却不敢收养,因为收养收容红军,那可是杀头的重罪。这时商人蒋百福站了出来,接过了孩子。
“妹妹,孩子就放我这里,我们两口子会当自己孩子一样疼爱的,你放心赶路。”蒋百福抱着孩子说道。
还来不及道别,春花妹就随着部队开拔渡江,含泪踏上了征程。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
春花妹在留给孩子的信中写道:“孩子!希望你长大后,不要怨恨你父母狠心地把你留在这里。你知道我是多想把你带走,但该死的白匪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因为你的父母要为中华苏维埃而战斗,实在没办法把你带在身边!”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村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叫他“红军崽”,并告诉他,他的父母是骑高头大马走的。“红军崽”每天都在等着父母骑着高头大马回来接他,但始终都没有等到。因为他的父母在为中华苏维埃战斗,为新中国而战斗!(全州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