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丨全国首位村委会主任韦焕能
韦焕能,男,壮族,中共党员,1942年4月生,广西宜州人,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民委员会原副主任。1980年2月,他组织原合寨大队果作屯(自然村)村民冲破体制束缚,采取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了果作屯村民委员会,并制定《村规民约》,开创了中国基层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拉开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历史序幕。2018年12月16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韦焕能“改革先锋”称号,获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者”。
村里治安混乱 呼唤新的管理组织
合寨村位于河池市宜州区、柳州市柳江区和来宾市忻城县三县(区)交界处,全村有12个自然屯,韦焕能所在的果作屯有6个生产队。1979年,合寨农田包产到户,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人忙着种自家的田地,集体事务都顾不上管,秩序处于失控状态。地处“三不管”地带的果作屯更加混乱,村民们概括为“六多一少”——赌博闹事多、偷牛盗马多、乱砍滥伐林木多、唱流氓山歌多、放浪荡牛马多、搞封建迷信活动多、管事的人少,特别是耕牛被盗,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
“不能这么下去了,该有人管管了。”党员韦焕能发声了,召集党员、老生产队干部和群众商讨,果断做出决定:成立村民委员会,管理集体事务。
大樟树下的选举 揭开村民自治序幕
当时,村子治安很乱,当村干部事情多又没报酬,还会影响自己家的生产,很多人不愿意担任村干部。村民商议决定,用公开投票方式,选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心满意的“主心骨”,带领群众管好村子、干好工作。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这冒很大的风险,甚至有牢狱之灾,但党员要有担当。”韦焕能勇敢地站了出来。
1980年2月5日,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果作屯6个生产队推出6名候选人,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产生新的村干部。群众用卷烟纸来当作选票、用米筒当作票箱,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5名村干部,韦焕能得到满票当选新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选出来的组织机构叫什么名称?为了与原有的生产队管理体制有所区别,韦焕能参考城市里的居民委员会,决定新组织机构命名为村民委员会。寓意这个组织由村民投票选出,要为村民服务。韦焕能因此成了果作屯首届村民委员会主任。
立下村规民约 自我管理显成效
村民委员会产生后,迅速着手整治村里治安问题。韦焕能随即组织起草《村规民约》条款内容,并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不断完善。
1980年7月14日,果作屯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公布《村规民约》,并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通过。
“不准盗窃,违者按每件加倍赔偿,并罚款5元,情节严重者呈报上级处理。”“不准在私家、村附近开设赌场,违者罚款10元。”“严禁毁林开荒,违者每平方尺罚款5角。”……《村规民约》共有9条,外加6条《护林公约》,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981年1月,一名小偷偷走了村民的一头黄牛,我们组织追捕,小偷被罚款150元。”韦焕能表示,建立村民委员会和制定村规民约的做法很快取得成效,偷盗、赌博等治安问题解决了,村里风气明显好转了。
执行《村规民约》经常会遇到“熟人”难题,村里出现违规的事情后,依规处罚就要做“恶人”,会得罪人,会担心遭到别人报复。如果不依规执行,村子根本没法管,会恢复到混乱状态。在这过程中,韦焕能始终严格按照《村规民约》这部“小宪法”管理村务、处理纠纷、解决矛盾,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村民自觉地遵守《村规民约》并相互监督,村风民俗也逐步改善起来。
村民自治写入宪法 合寨先行经验走向全国
建立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的理念迅速传开,1980年合寨村12个屯都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制定了管理制度。合寨村迅速扭转了当时的混乱局面,被周边村屯关注和学习,推广合寨村的经验做法。据史料记载,1982年,宜山县(现宜州区)2288个自然村中,已有598个建立了村委会。
这一现象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当时正在主持修订《宪法》的彭真指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民政部先后到宜山县,就村民委员会问题进行调研。
1982年4月,《宪法修改草案》公布,明确地把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确定为村民委员会。同年12月,新修订的《宪法》颁布实施,“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首次被写入根本大法。随即,建立村民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到1985年2月全国普遍建立村民委员会,标志着韦焕能带领合寨村村民探索出的农村基层自治制度,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推广。
担当实干勤探索 乐于奉献助村兴
合寨村出了名,韦焕能也出了名,但是韦焕能和其他村干部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积极探索实行“四小”制度——“小票箱”保障群众选举权、“小人大”保障群众决策权、“小宪法”保障群众参与权、“小纪委”保障群众监督权。同时,还不断深化村务公开,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村委干部竞争上岗,开展村委换届微信视频投票。成立了“党群理事会”,管理屯级事务,进一步拓展村民自治的内涵,在屯级事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村屯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如今,“退而不休”的韦焕能当起了村里的志愿服务者,负责村展示馆的日常管理、讲解等工作。韦焕能表示,将牢记初心使命,只要还能走得动,就继续发挥余热,为合寨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量。(河池市宜州区纪委监委整理)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