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总部过江,敌人阴谋成画饼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7日 11:55 打印

  界首渡口。湘江北去,水深流急。


  自1934年11月27日红军占领界首后,工兵部队立即在渡口上方用美孚油桶搭架了一座便桥,它就是红军通过湘江的一个主要渡河点。正因为这样,它也就成了敌机轰炸的重要目标。从衡阳起飞的湘军飞机轰炸它;从南昌起飞的蒋介石的中央军飞机也轰炸它,这桥几乎每天都要遭受几次轰炸。但是,只要敌机一飞走,红军的工兵部队就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立即将浮桥修复。“保证浮桥畅通无阻!”成了工兵部队的钢铁誓言。

 

  1934年11月30日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因为这天早晨,红军总部党中央和军委将在界首渡过湘江。


  自凌晨1时半全歼偷袭渠口之敌后,红三军团就再次命令光华铺和渠口守军高度警戒兴安之敌;再次命令界首警卫部队确保浮桥的安全。军团领导彻夜不眠,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凌晨4时,彭德怀就从红三军团驻地毛坪岭飞马奔向渡口。一路之上,所见警卫部队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到达渡口时,下弦月刚刚升起,繁星满天。放眼江上,在蒙蒙的晨雾中,依稀可见已经加固的浮桥直达彼岸。正在巡查的四师师长和军委工兵营长闻讯走来,向彭德怀汇报了界首的警卫情况和浮桥的加固情况。彭德怀点头表示满意。

 

  “立即集合渡口警卫连,急行军过桥,然后急行军返回!”彭德怀突然命令。


  众人不知何意,又不敢多问,只好立即照办。只听得阵阵脚步声,连队在浮桥上快步行进着。当队伍掉头返回时,大家惊奇地发现,彭德怀正走在大家的前面,以他那标准的急行军步伐,率领着连队返回桥头。

 

  “浮桥怎么样?”彭德怀问道。


  “好极了!”战士们齐声回答。

 

    彭德怀伸出手去,和工兵营长紧紧握手:“谢谢你们!浮桥加固得很好!”


    说话之间,不觉已是拂晓。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中央警卫部队开始出现在渡口对面。

 

  “同志们辛苦了!”彭德怀不断向中央警卫部队的同志表示慰问。

 

  “军团长好!”战士们也热情地向彭德怀问好。


  警卫部队刚过完,周恩来和朱德就出现在浮桥上。周恩来步伐矫健,朱德步履沉稳,共同坚实地走在浮桥上。

 

  彭德怀快步上前,向周、朱行军礼,然后紧紧握手。


  “辛苦了,谢谢你们!”周、朱几乎同时说道。


  “终于盼到你们了!”彭德怀高兴地说。

 

  过江是不准停留的。周恩来回过头来:“毛主席就在后面!”彭德怀点头。

 

  接着,博古和李德走过来了。博古显得较前苍老了许多,眼上的斑痕更明显了。他内疚似的说:“看来我们是来迟了!”


  彭德怀走过浮桥:“怎么不见毛主席?”


  毛泽东过来了。他迈着坚定、稳健的步伐,大步走向浮桥,和彭德怀紧紧握手:“辛苦了!”


  “主席好吗?”彭德怀表示衷心地问候。


  “很好!谢谢!”毛泽东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要掩护好后续部队过江啊!”


  “保证完成任务!”彭德怀向毛泽东挥手。


  “党中央终于安全过江了!”彭德怀站在桥头,内心充满喜悦,目送毛泽东走上湘江以西的大道,东方红霞满天。


  湘江波光粼粼。


  远方炮声隆隆。


  它像是在向全世界宣布:敌人妄图全歼红军的阴谋破产了!英勇的红军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兴安县纪委监委 摘自《突破湘江》)

编辑:莫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