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党史故事丨红旗插上友谊关 ——探访广西全境解放的最后战场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八一军旗插上了镇南关(今友谊关)城楼,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近日,笔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凭祥市友谊关历史陈列馆,那一幅幅历史图片沉默有力地讲述着那段红色历史。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八一军旗插上了镇南关(今友谊关)城楼。(凭祥市委宣传部供图)
友谊关,沐浴了千年的风雨,穿越过弥漫的硝烟,见证了广西的解放,也见证了新时代祖国南疆的繁荣。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距离两千多公里外的广西,也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1949年12月11日,南疆人民等来了南下解放大军39军115师343团。当日下午,在滇桂黔边纵队左江支队凭祥独立营的向导下,343团前卫营冒着大雨乘胜追击国民党兵团残部,仅用了半个小时便占领中越边境要塞镇南关,将敌人击退至越南方向。12月11日18时30分,象征胜利的八一军旗插上了镇南关。自此,广西全境解放。
千年雄关英姿。(凭祥市委纪委供图)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的边陲要塞变成了如今对外开放的前沿。现今的友谊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凭祥市廉政教学点,也是国家一类口岸。每天从这里出入关的商品品类繁多,小到水果、电子元器件,大到整车装备、重型工程车辆等。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东部及东南沿海的各类商品,源源不断地在这里汇集、扩散,通过发达的水陆通道运往世界各地。
站在友谊关关楼,俯瞰我国边境地区,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家家户户门口飘扬着鲜艳醒目的五星红旗,边关儿女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满载货物的汽车在友谊关口岸往来,货物运往全国各地。(庞立坚 摄)
近年来,凭祥市委市政府紧跟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坚决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市纪委监委发挥监督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凭祥市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凭祥综合保税区、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凭祥市对外开放发展成果显著,5年来外贸年均增长22.3%,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进东盟。”友谊关作为中国连接东盟的黄金大通道上的重点节点,犹如一个忠诚的卫士矗立在中国的南大门,见证着南疆的繁荣发展。
编辑:杨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