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关系网”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康冬妮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3日 17:31 打印

  2018年以来,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担当,把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关系网”作为主攻方向。截至2020年12月,彻查了126件案件,目前已结案1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7人,组织处理14人,移送司法机关12人。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绷紧扫黑除恶“责任弦”


  黑恶不扫,民心难安。为压紧压实责任,北海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统筹协调,先后多次在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会、支部会上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工作重要指示以及中央、自治区、北海市扫黑除恶工作部署,并将此作为常委会固定议题,长期坚持。


  同时,坚持会议推动与专项斗争相结合,适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时间节点、任务措施,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和巡察监督有效结合,形成“四轮驱动”监督全覆盖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落实专项斗争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传达压力、压实责任,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期三年总目标,深刻把握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安全稳定形势和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实际,压紧压实责任,统筹协调推进,强化攻坚克难,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高位推进。”北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准摸排,深挖彻查,拧紧线索核查“机制链”


  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惩腐打“伞”才能有的放矢。北海市纪委监委积极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监督举报渠道,强化群众监督,扎实推进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收集工作深入开展。从老案、旧案入手,从重点人员、重点行业领域切入,深度挖掘发挥线索价值,不放过任何疑点,挖出一批“保护伞”“关系网”。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排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含信访举报)223件,已了结158件,转立案线索65件,转立案126人。


  在想方设法拓宽线索来源的同时,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梳理“涉黑涉恶案件”和“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两本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清单式推进线索核查。通过实行“一月一对账”“一案一报告”和“对账销号”等制度,及时了解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办理进度;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反馈制度,对北海市政法机关移送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和案件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核查反馈;建立月报制度和督办制度,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实行优先处置,对重点问题线索采取挂牌督办、领导包案等方式强力推进核查工作,确保“伞”“网”“链”查深查透。


  协同联动,靶向出击,打出监督执纪“组合拳”


  北海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黄家钦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合浦县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韩传福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合浦县医疗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王兵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一批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干部纷纷落马,彰显北海市纪委监委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北海市纪委监委进一步配强工作队伍,激发专班效能,形成信访、宣传、审理、党风、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室等部门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运转机制。同时,加强与政法部门的联合协作,结合各自职责和优势,在专项斗争中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共进,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完善市、县两级办案协调配合机制,灵活运用重要案件提级办理或指定异地交叉办理措施,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惩腐打“伞”,让正气充盈。


  “横行乡里,胡作非为,终究还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茶余饭后,北海市铁山港区村民谈起李春宁涉黑案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2013年至2019年间,李春宁利用其担任北海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队铁山港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铁山港区范围内从事非法开采、收购白泥或者开设赌摊的违法行为提供职权范围内不予查处的保护,充当涉黑、涉赌及非法采矿人员“保护伞”,并收受他人好处费,数额巨大。


  针对此类问题,北海市纪委监委坚持靶向治理,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紧盯采砂采矿、土地(滩涂)资源、渔业捕捞、旅游景区、市场商铺、娱乐场所、建筑行业、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下大力气查办一批隐藏在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严格坚持“两个一律”和“一案三查”工作要求,聚焦重点案件靶向攻坚,以点带面持续深化打击,推动惩腐打“伞”质效双优。


  持续发力,以案为鉴,严把社会治理“源头关”


  典型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2019年3月,北海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利用查处的海西派出所原所长张枭杰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庭审、召开警示教育会议等方式,放大案件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今天的警示教育活动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典型案件说明,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现场观看庭审后,北海市自然资源局一名领导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为最大化利用案件资源,常态化长效开展以案促改,北海市纪委监委还通过摄制《充当“保护伞”的派出所所长——张枭杰》警示教育片,督促发案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有关单位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案明纪、以案说法,推动从源头预防腐败。


  2018年以来,北海市纪委监委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坚持把“以案促改”作为预防腐败的重要抓手。如,在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通过远程视频公开审理市财政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锡勇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当日,组织全市财政系统170多名党员干部在线旁听庭审,接受警示教育,并在市财政局组织开展“党建+以案促改”活动,做好案件查处的“后半篇文章”;组织相关部门700多名干部,通过云庭系统观看公开开庭审理合浦县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庞学强涉嫌受贿一案,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北海市纪委监委的统筹部署下,全市各级党组织以案为鉴,举一反三,真正将“一个典型案例”变成问题整改的“一堂课”,助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


  重拳扫黑,除恶务尽。为营造惩腐打“伞”全民知晓参与的氛围,北海市纪委监委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发动。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宣传重点之一,推动向基层延伸,以生动有趣的歌舞表演、情景剧、咸水歌等多种形式开展纪法宣传,激发、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扫黑除恶的热情和力量,切实营造“扫黑除恶人人参与、黑恶现象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0年是实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目标的决胜之年,北海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严监督执纪问责,强力打“伞”破“网”,为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北海答卷,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北海市纪委监委)
 

编辑:严雪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