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开发区紧盯节点强监督 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罗利峰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5日 18:01 打印

  “感谢你们,30余万元的工资全部到手了,终于可以过个舒心年了!”看着手机短信里显示到账的工资总额,在开发区务工的农民工王定长脸上笑开了花。

   

  2021年2月2日,王定长等20多位农民工向开发区纪检监察局反映,他们在学府豪庭项目木工班组负责木工,因是外地人,已经购买了当晚10点30分的动车票回家过年,但是尚有30余万元的工程款,项目组迟迟未同他们结清,望能出面协调解决。当天下午六点多,纪检监察局督促人社、劳动监察、建设等相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解决,后经现场沟通,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学府豪庭项目部主动履行义务,当场通过桂建通平台直接将全部工资足额发放到工人手上。

   

  年终岁末,农民工欠薪问题进入易发高发关键节点,为避免开发区出现“讨薪难”现象,驻广西-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首责,紧盯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突出问题,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对驻在单位各类在建项目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开展监督检查。

   

  “你们是如何落实‘一金七制’制度的?目前在开发区所有在建项目中,‘一金七制’是否实现全覆盖?”“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作为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项目欠薪情况,你们是否开展了全面排查,有无欠薪隐患……” 日前,该纪检监察组将预防和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列入1月专项监督检查“清单”,组成四支督导队,通过实地督导调研、开展提醒谈话、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对驻在单位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就履行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10余次,发现督促整改问题17个。

   

  “督查发现:劳动合同的签订、企业实名制管理信息、劳动者考勤信息、工资支付信息不相一致,绝大部分工地未能实现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存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该纪检监察组将监督发现的问题统一汇总形成专题报告于党工委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并督促开发区人社局(根治办)、建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问题整改方案,完善畅通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渠道,主动面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并在各个施工场所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保障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常态开通;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社会公布力度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失信企业违法成本。

   

  “现在要是遇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工地设有维权信息公示牌,我们直接拨打上面的任意号码,立马有人协调解决,真的很方便。” 面对前来督导调研的该纪检监察组督导队成员,在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从事焊工工作的陈先生表示在开发区找工作很放心。

     

  “去年共办理投诉讨薪案件30多起,为开发区农民工追回工资达1000多万元。”开发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开发区对于欠薪案件查处启动 “快进模式”,即快受理、快立案、快查处、快结案,定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督促欠薪企业按时“出粮”。同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开展联合执法惩戒,配合经发局、工商等部门按照报送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失信信息,推进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让恶意欠薪企业拖不起、欠不起,从而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杜绝因工程款不到位引发欠薪的现象发生,真正让农民工告别“忧酬烦薪”。

   

  该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聚焦工程建设领域持续强化督查,对在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中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坚持严查快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维护农民工权益构筑坚强保护网。”(南宁市纪委监委驻广西-东盟经开区纪检监察组)

编辑:林贵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