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区:治病救人显厚爱 主动投案成常态
“感谢组织的挽救,给我改过自新的机会……”近日,在拿到北海市银海区纪委监委给予的处理决定之后,该区银滩镇禾沟村第一村民小组组长林某某感慨道。
去年年底,在银海区征地办原主任谢海锋被查处后,该区纪委监委进一步深入开展征地搬迁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整治,又陆续挖出了一批依靠骗取征地搬迁补偿款“发家”的“蛀虫”。
在这些贪婪的“蛀虫”们相继案发之后,曾经禁不住诱惑而收受过他们好处费并为其租赁土地实施诈骗行为提供过便利的林某某及禾沟村第一、第二、第三村民小组的其他8名村民小组干部这才着了慌。
“听到租地的老板被抓之后,我感到非常害怕,去查了相关法律知识,认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错误,所以就赶紧来主动交代问题,希望组织能够宽大处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林某某等9人在几经思想斗争后,心情沉重地走进银海区纪委监委办公大楼,找到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主动交代了各自的问题,并将违法所得全部上缴。
鉴于9人认错态度好,及时上缴违法所得,并积极配合调查、反映问题线索,银海区纪委监委决定按照相关规定予以从轻处理。
长期以来,银海区纪委监委机关坚持“惩”“治”两手抓,既立足主责主业,严肃查处了一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和“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震慑。同时,又突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多种方式教育、感化、挽救、团结大多数,坚持抓早抓小、层层设防,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被审查调查人认错悔错态度和改错的实际行动,精准运用“四种形态”,贯通运用纪法“两把尺子,积极引导问题干部放下包袱、自觉反省、积极配合,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2020年,该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干部266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191人次,占71.8%。
“治病救人”不仅要体现在谈话函询和审查调查过程中,还要延伸到对受处理党员干部的后续教育环节,实现严管和厚爱、惩戒和挽救的辩证统一。银海区纪委监委通过健全回访教育机制,对问题干部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再监督再检查,强化回访结果运用,敦促问题干部认真检视问题,在自我修正的同时,及时化解心理负担,做到警示提醒有“下文”,落实整改有“回音”,致力于让“有错”干部变成“有为”干部。
“问题干部主动投案,是标本兼治综合效应下抛弃侥幸心理而选择相信组织、依靠组织的有力注解。”银海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犯错干部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加强跟踪回访教育,唤醒他们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日常监督、教育,打好“预防针”,扎好“笼子”,筑好“堤坝”。
为此,银海区纪委监委注重用好用活案件资源,在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案发人员所在党组织及单位举一反三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堵塞制度漏洞的同时,还利用集中通报曝光和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的形式,切实发挥案件查处警示教育震慑作用,不断探索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监督效能,把监督贯穿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使广大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腐、因制度而不能腐、因觉悟而不想腐。(北海市银海区纪委监委)
编辑: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