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强化监督助力园区经济腾飞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陈大兴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4日 16:42 打印

  走进占地达2万余亩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这边厢,是2020年投资额超8.3亿元的中和国际陶瓷交易中心等6个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昼夜施工,会展中心主楼、物流仓储中心和陶瓷交易市场等项目一期建设已基本上完成。这里将建成广西最大的陶瓷产业物流园区,为广西陶瓷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奠定基础。那边厢,一排排厂房整齐有序,如条条巨龙向远方伸展。一道道生产线机声隆隆,开足马力。偌大的厂区中,耸立着十几座高大烟囱,正吐着白色蒸气。这里是深耕十余年的成熟厂区,至今已有44家企业签约入驻。其中陶瓷生产企业签约20家,蒙娜丽莎等13家已建成投产。上下游配套企业签约24家,建成投产7家。


  2020年,该园区工业总产值超58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税收超2亿元,同比增长11%。安排就业1.5万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50人,同比增长20%。这是在新冠疫情影响的严峻形势下该园区交出的成绩单,逆势上扬,难能可贵。


  2020年以来,藤县纪委监委切实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面落实“六稳” 、做好“六保”工作保驾护航,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维护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纪法保障。


  编织“两张网”,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岗位名称:管理中心主任,岗位人员:李勇辉,权力清单:开支审批、人事安排、项目资金使用决策权……”这是该县纪委监委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督促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理中心,通过上墙的“互廉网”,向社会公开该管理中心22名重点监察对象信息,以及12个关键岗位权力清单等监管事项。


  2020年6月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为强化派驻(出)机构作用发挥,以加强日常监督为抓手,督促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党工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依托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着力构建县直部门资金项目监督“物廉网”、监察对象监督“互廉网”,使派驻监督更加具体化、可视化,助推监督向基层一线“神经末梢”延伸。


  作为县纪委监委监督职能延伸到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理中心的“触角”,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在该管理中心设置了纪检监察工作室,并悬挂牌子,作为监督执纪的工作场所,体现了纪检监察工作在综合监督单位的“存在感”,为提升监督的作用和效果提供了保障。


  “设置工作室、构建‘两张网’,有利于擦亮派驻机构监督‘探头’,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倩说,有助于督促管理中心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园区经济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到实处;贴近监督监察对象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四风”问题,以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贪污腐败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截至目前,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通过“两张网”对该管理中心实施精准监督,累计开展监督检查 5次,推动优化办事流程2项,对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开展谈话提醒12人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围绕该园区“红引擎、新陶都”的建设思路,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压实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党工委这个“车头”“红色管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廉洁自律的表率。督促党工委领导转变工作作风,带头践行“书记在现场”“一线工作制”等工作制度,经常深入企业及项目施工现场,直接解决问题,起到了示范效应,提振业主信心,齐心协力加快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通过开展政治监督,督促园区充分发挥各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服务队,为企业提供“管家式”全方位服务。目前,该园区建立了7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和1个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覆盖率和党的工作覆盖率均达100%,园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真抓实干,营造起实干、干实、快干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加强监督执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感谢组织及时指出我的错误,我将引以为戒,防微杜渐……”这是该产业园管理中心一位班子领导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寥寥数语,饱含着对组织严管厚爱的感激之情。


  2019年1—3月,该县纪委监委先后两次收到群众的信访举报件,反映该班子领导的有关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对此高度重视,由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牵头,迅速对信访件反映的问题进行初步核实。


  经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部分属实。鉴于是苗头性、倾向性的一般性问题,立足早发现、早提醒,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体现监督执纪、宽严相济的政策导向,该县纪委监委责成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党工委,对该被举报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指出问题,找到症结,让其受到警醒和触动,增强自我约束,防止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


  同时,为消除不良影响,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由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将调查核实结果,及时向该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等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对失实的问题进行澄清,让该干部卸下心理负担,轻松上阵再出发。


  “监督执纪问责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监督,及时教育、提醒。”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只要规矩做事、一心为公,组织就是干事者的坚强后盾,为其撑腰鼓劲。


  为进一步加强监督执纪,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在产业园管理中心设置了举报箱,张贴公布举报电话、地址、电子邮箱和二维码;采取不定期、不打招呼、随机走访等方式,常态化深入走访园区企业,排查问题线索。2020年以来,深入园区的碳歌、欧神诺、蒙娜丽莎等8家企业,进行走访排查问题线索4次。


  与此同时,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督促和协助产业园党工委,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订落实“两个责任”清单、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对扫黑除恶、巡视巡察整改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4次;会同产业园党工委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参加产业园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2次;通报典型案例4个批次12个案例,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场,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3次,推进园区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服务园区经济,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贵公司的复工复产申请获得批准了吗?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纪检监察组协调解决的吗?……”2020年年初,李倩带领督查组深入园区明察暗访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督促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扛起精准监督和服务园区的责任,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全面督查企业复工生产报备、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宣传、疫区返乡人员摸排、企业防控等“四到位”措施落实等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倒逼产业园党工委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做到疫情不漏报、人员不脱岗,排查无死角;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降低疫情影响,助力企业恢复产能,提振复产复量信心。


  经各方共同努力,在国内大部分产区不同程度推迟复工复产时间的局面下,早在2020年4月底,该园区20家投产企业就已全部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100%。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该县纪委监委积极做好园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员”和“护航员”,重点围绕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落实“六保”工作任务,切实开展常态化监督工作。紧紧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


  2020年12月21日冬至,该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胡椒带领工作组又一次走进产业园,开展每月例行监督活动,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2020年第6次到园区开展监督工作。县纪委监委严格落实联系指导机制,将“六稳”“六保”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每季度“监督清单”,委领导对产业园及驻县政府办纪检监察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常态化监督活动;检查派驻机构是否落实贴近监督、做好服务,并深入园区企业和工程项目现场调研走访,了解存在的困难,督促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严查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此外,2020年推动优化办事流程2项,县纪委监委积极推动坚决破除影响发展环境积弊,树立良好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督促职能部门规范企业办事流程,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使原先一道道行政审批事项,转化成全程服务,转变为监督管理,仅保留必要的审批手续。

 

  近年来,作为自治区A类园区,因为发展迅猛、业绩突出,2018至2019年,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陶瓷优秀产区”殊荣。2020年,园区年产瓷砖达3亿平方米以上,成为中国最大几个建筑陶瓷产区之一。近期,该园区已向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申请授名共建“中国陶瓷产业基地•藤县”,有望为促进园区精准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中和陶瓷产业园区正努力锻造一个产业集群、园美企兴的“南国新陶都”的历史新征程,藤县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做好保驾护航,为这艘藤县工业经济的航空母舰劈波斩浪,全速前行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藤县纪委监委)

编辑:林贵宏